
开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前期热门赛道纷纷“熄火”,养殖板块却走出了独立行情。虽然从业绩数据来看,一些养殖公司浮亏较多,但从个股表现来看,多只养殖股今年以来涨幅已超过20%。与此同时,相关基金也受到了各路资金的追捧,养殖ETF(159865)份额年初以来大增超10亿份,规模一举突破20亿元。
在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下,A股市场近期表现疲弱,猪周期成为当前机构投资者一致看好的投资方向。分析人士认为,猪价低迷叠加成本上升,养猪业持续大幅亏损,产能去化动力充足。生猪产能或将在今年二三季度见底,届时猪价将进入周期性上涨通道。
去年12月份以来,市场震荡调整加剧。数据显示,截至3月4日,沪深300和创业板指近三个月分别下跌8.26%和20.99%,中证畜牧养殖指数逆市上涨6%。
跟踪中证畜牧养殖指数的养殖ETF(159865)也表现亮眼,近3个月涨幅超6%、近6个月涨幅超20%。二级市场交投活跃,资金流入踊跃。截至3月4日,养殖ETF(159865)最新份额为24.93亿份,相较于去年年末的13.31亿份增长了近90%,规模一举突破20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3月4日,养殖ETF(159865)连续5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额近3亿元。近两个月净流入超9亿元,净流率74%。
对于近期养殖板块的反弹,分析人士表示,股价与猪价呈现一定正相关,但股价往往领先于猪价有所表现。随着后续猪价的反弹,预计会进一步支撑养殖指数的走势。
总体来看,养殖板块的核心逻辑在于猪周期的反转。市场普遍认为生猪产能有望在今年二三季度见底,届时猪价将进入周期性上涨通道。
“谷贵伤民,谷贱伤农”,在众多行业中,猪肉产业价格周期性变化最为明显。高肉价刺激养殖户积极性造成供给增加,导致肉价下跌,从而打击养殖户的积极性造成产能去化,生猪供应减少又造成肉价上涨。
统计显示,截至3月1日,陆续有超过25家A股上市公司中布局生猪养殖、生产加工的企业公布业绩预告。从结果来看,正邦科技预计2021年亏损182亿元,温氏股份预计亏损133.37亿元,此外,新希望、天邦股份、傲农生物等预计亏损也在10亿元以上(个股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
受“俄乌事态升级”影响,全球粮食安全不确定因素加大,加速农产品期货价格上涨,国内玉米及豆粕价均出现跳涨。猪价低迷叠加玉米和豆粕等饲料原料成本增加,后续将导致养殖行业头均亏损加大,产能去化动力充足。
中信证券认为,目前各上市公司业绩最差时点已过,养殖股面临情绪和业绩修复。从大的周期来看,目前猪周期也基本结束了猪价快速下行的阶段,正进入筑底阶段,后续或将迎来价格上行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