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信证券表示,年初的机构大幅调仓加速了“高切低”,高位赛道抱团瓦解再现,而稳增长至少是一季度的持续主线,市场对低位蓝筹的共识将更加强化,上半年行情起点将有所延后,短期调整带来更好配置时点。一方面,年报预披露渐进,高位赛道业绩难超预期,低位板块的业绩难低于预期,配置性价比此消彼长,机构在年初的大幅调仓效应加速了“高切低”,高位赛道突如其来的抱团瓦解再现,是开年市场调整的主因。另一方面,基建先行,地产后至,一季度稳增长政策有望从接力走向合力,相关主线具有较强持续性,预计2021年四季度的经济数据披露将确认经济见底回升趋势,稳经济和稳市场都有足够保障;另外,外围的流动性预期对市场影响逐步趋弱。
上半年行情起点将有所延后,一季度依然是全年蓝筹行情的最佳参与窗口,短期调整会带来更好配置时点,建议继续围绕“三个低位”坚定布局。行业配置上,我们延续对“三个低位”的推荐,具体包括:1、基本面预期仍处于低位的品种,重点关注前期受成本问题压制的中游制造,如汽车整车、锂电电芯、光伏设备等;此外,2021年四季度以白酒为代表的部分消费行业已经兑现了较大的估值修复,建议今年一季度关注基本面预期仍处于低位的免税和文娱内容消费;2、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建议关注地产信用风险预期缓释后的优质开发商、建材和家居企业,经历中概股冲击后的港股互联网龙头,以及具备新材料等新业务发力能力的精细化工企业;3、调整后股价处于相对低位的高景气品种,如国产化逻辑推动的半导体设备、专用芯片器件以及军工。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2022年初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一定调整,创业板指、中证1000指数分别下行6.80%和4.09%。剖析市场波动的背后,核心在于分母端的流动性预期变化带来的估值压力。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稳增长的诉求进一步确立,经济增长的预期由原先的担忧失速转向企稳预期;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市场对于22Q2盈利下行的共识性判断。因此,分子端盈利的“差”并非当前市场的主导因素。反观分母端,国内宽松预期趋于一致,边际增量较少。叠加海外货币政策偏鹰加速市场对流动性预期调整,投资重点由高增长向低估值切换。整体上,以稳增长为锚,随着基本面预期改善,估值修复通道正在打开。往后看,在把握高景气的基础上,应当正视盈利与估值的匹配度,把握价值风格的投资机会。
行业配置:聚焦低估值,把握消费与基建修复。伴随市场驱动力由分子端向分母端转换,投资重点由高增长向低估值切换,按照稳增长的发力先后顺序,叠加悲观预期的修正幅度,推荐:1)消费:加速迈出预期底部,推荐业绩有支撑且负面预期淡化的生猪、家电、家具以及社服/旅游、白酒等方向;2)基建:基建投资改善,助力“兴基建”未来超预期:建材、建筑、电力运营等;3)金融:券商、银行;4)消费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