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制改革释放活力 市场生态焕新颜
支持科技创新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制度改革的“试验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市场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各方获得感明显增强……从科创板开辟“试验田”,到创业板实践“增量+存量”改革同步推进,注册制改革成功走出“前两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央行:将有针对性地完善 数字人民币设计和使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在出席芬兰央行新兴经济体研究院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时透露,截至今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过350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交易金额约560亿元。数字人民币设计和用途主要是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人民银行高度重视数字人民币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技术设计。下一步将根据试点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和使用。
盯紧北交所机遇 长线资金摩拳擦掌
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直接投资新三板的政策尚待明确,但已有险资在为进场做“热身”准备。通过观察前十大股东变化及公募基金三季报可以发现,处在产业景气赛道、硬科技等领域的精选层公司获得公私募基金、券商等机构青睐。
碳减排支持工具如何落地? 金融机构急盼实施细则
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横空出世,迅速成为昨日市场焦点话题。业内人士认为,从资金成本看,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碳减排资金成本,展现出了较大的政策支持力度,同时,又灵活设置贷款资金比例,避免商业银行盲目冲量,突出稳步有序、精准直达的特征。
税收红利持续释放 政策效应料逐步显现
中国证券报记者11月9日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截至10月末,全国各类企业提前享受加计扣除金额1.3万亿元,减免税额3333亿元,享受加计扣除金额占去年全年汇算清缴的77.6%。专家认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营造出激励创新的良好税收环境,有利于优化科技创新的土壤,政策效应将会在中长期得到更显著的体现。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将有针对性地完善数字人民币设计和使用
聚焦备受市场关注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最新发声。11月9日,在芬兰央行新兴经济体研究院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易纲在发表视频演讲时表示,将根据试点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和使用。
房企迎利好信号 发债融资有望回暖
11月9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举行房企代表座谈会。据悉,部分参会房企有计划近期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有债券从业人士表示,座谈会的召开,意味着房地产企业境内发债的相关政策会有所松动,近期将会有房企在公开市场发债融资,同时,银行等机构投资者也会通过债券投资等方式重新为房企“输血”,防止房企资金链进一步恶化。
深圳启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日前,深圳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启动仪式暨行业文化建设大会隆重召开。大会举行了深圳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启动仪式、深圳资本市场行业文化建设委员会成立仪式,并为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颁发聘书。
北交所开市在即 各地证监局摸排宣讲培训紧锣密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京、天津、河北、云南等多地证监局积极摸排辖区后备企业,进行宣讲培训,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北交所上市。有些地区因疫情难以开展大规模宣讲培训,相关监管部门还是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工作。目前来看,地方证监局筹备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