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周一A股行情,沪深两市再现结构性分化格局。沪指在周期股的带动下强势运行,距离再创年内新高又近了一步;深成指则相对弱势,创业板指受科技股拖累震荡下挫,表现不尽人意。从盘面上来看,资源股强者恒强继续上演。
正如山西证券所述,短期来看,沪指站上3700 点之后,成交额中枢抬升,高涨的市场热情或将继续支撑周期上游板块保持强势, 但目前相关板块估值已处于中高位置,未来市场或有风格切换。
就后市而言,山西证券进一步分析,对于高位标的可逢高减仓,并逢低配置将有盈利修复的优质标的。中期来看,目前A股整体估值依旧处于低位,科技行业持续维持高增速,消费题材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恢复未来空间较大,A股整体基本面支撑较强,指数长期震荡向上走势延续。
粤开证券表示,在居民财富入市的趋势之下,资金端有望迎来潜在增量入场,同时对于信用企稳的预期也在逐渐形成,我们认为未来指数仍有支撑,高成交和高切换之下,成长占优的趋势或将转向均衡,可以逐步增持价值股,如低估值的券商、建筑、银行,以及新基建发力方向。
宏观方面,信达证券指出,新一轮宽信用周期的信号已经出现。第一,我国过去的每一轮信用周期均大约持续三年左右,本轮周期自2018年3月至今已超过三年,在跨度上已接近周期末尾。第二,根据我们构建的周期指数,每一轮底部位置的读数均接近0%,截至今年8月,最新读数已十分接近底部水平。第三,从政策信号上看,2021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央行增加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支持10个信贷增长缓慢省份对涉农、小微和民企的支持力度;9月9日央行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综上,我们判断新一轮宽信用即将启动。
另外,国金证券认为,A股在四季度后半段有望迎来大机会。当前市场情绪明显升温,但市场赚钱效应仍相对一般,我们认为持续驱动情绪升温的因素短期仍难以落地,此外10 月中旬三季报预告或逐步反映经济下行压力下的业绩趋缓。过去一周市场的持续上行是不是在提前演绎我们此前预计的年底强势行情,这仍需要继续观察。潜在驱动年底行情因素有:1)市场已消化美联储政策边际变化等海外不确定因素,同时国内反垄断和促公平等产业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逐步落地;2)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日益显现,货币和信用政策或在年底重新开启边际宽松窗口;3)中国财政发力和美国基建计划支撑全球经济复苏。
在操作策略上,国金证券进一步提到,短期来看,建议攻守并重。进攻端:中游资本品、基础化工等板块。防守端:低估值建筑、高分红电力等行业。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建议关注后续估值泡沫化的支撑因素,
此外,该机构认为,资源品涨价行情或已处在顶部区域。拉长维度来看,推荐布局券商和新能源板块。我们的基准观点仍是看好年底大机会,券商或将是率先反映的板块。而年底行情的主线仍是长期逻辑难以证伪,短期业绩也没有利空的新能源板块。
值得关注的是,参照历史资产荒下投资逻辑和本轮的特征,招商证券表示“含权财富管理”“流动性驱动”“稳增长升温”“绩优现金牛”等四个投资逻辑及对应资产也将会迎来机会。对应行业可以称之为“含权理财高券商”“医疗军工计算机”“建筑电力”,风格方面,白马蓝筹企稳需社融企稳回升预期升温,越接近年底,企业盈利增速进一步削弱,政策预期越强烈,越可能出现风格均衡的特征。
与此同时,中银证券给出建议,关注三个方向:(1)盈利韧性较强的细分周期资源子行业,钢铁、煤炭、有色中需求端支撑较强的细分子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