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A股市场风格切换明显,证券类私募八大策略业绩分化。私募排排网发现,今年量化私募成为最大赢家,不仅在业绩方面有所逆袭,在管理规模和百亿元级阵营中也同步扩容;其中,百亿元级数量扩容至20家,合计管理规模更是过万亿元。
多位量化私募人士表示,基于今年以来市场投资风格切换,以及量化私募凭借过硬的投资能力,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市场投资风格切换愈加频繁和明显,呈现出的套利机会就越突出,为量化私募提供更好的投资机会。当前中国量化私募仍处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市场制度体系更加成熟,预期量化私募的马太效应也会更加显现。
2019年,国内百亿元级私募数量维持在40家左右之时,证券类私募管理规模仅为3万亿元左右,对应的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数量仅有6家;2020年,百亿元级私募数量猛增至70家,证券类私募管理规模突破4万亿元,对应的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数量维持在10家左右;截至今年9月初,百亿元级私募数量突破85家,管理规模突破5万亿元,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数量大增至20家。
玄甲金融表示,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数量增至20家,主要原因是目前信贷宽松,市场资金较为充裕,同时,股市有较好的结构性赚钱效应,持续驱动储蓄搬家,大量资金流入私募市场,加之量化私募套利机会明显,造就了百亿元级私募数量不断创新记录。
“目前中国量化私募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期随着制度体系的进一步成熟,马太效应也将进一步凸显,并出现万亿元级的量化私募。”林佳义表示,量化私募的核心还在于量化研发人才、高效迭代技术平台和市场品牌的三重因素叠加。
私募排排网数据了解到,今年前8个月,20家百亿元级量化私募已经完成近2000只新基金的备案,而同期百亿元级私募新基金发行量为4183只,对比来看,在证券类私募管理规模占比仅为两成的百亿量化私募,发行的新产品数量占据近半壁江山。
钜阵资本表示,去年以来量化私募的业绩普遍较好,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各方资金一度追捧;今年以来,A股市场风格不断切换,也为量化私募提供了获取超额收益的有利条件,量化私募在股票型私募中业绩排名持续领先,导致资金进一步涌入,推高了量化私募的管理规模,百亿元级量化私募数量不断创新高。
龙舫表示,近四年,量化私募管理规模翻了10倍,目前整体管理规模已经超过了1万亿元,在证券私募行业总规模的占比已经超过了20%,但对比美国同期量化行业来看,中国量化私募市场的管理规模和交易量占比,都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量化交易和股票多头的核心竞争力要跑赢基准指数,获得超额收益,且超额收益越高越稳定,越具有核心竞争力。”龙舫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