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基本面情况来看,半导体板块中报整体亮眼,“马太效应”持续。高达九成的半导体公司营收、净利润实现正增长,有一半公司营收超过7.3亿元;排名前四位公司在行业总营收占比30%,分别为中芯国际、长电科技、韦尔股份、太极实业。
各细分子板块中,模拟芯片设计领涨,今年前八个月累计上涨47.8%;基金持股量方面,该板块同样排名第一,截至上半年末,模拟芯片的基金合计持股量达到9.3亿股。模拟芯片设计板块业绩前三的公司为汇顶科技、卓胜微、艾为电子。
基于半导体行业的垄断程度高,以及国产替代空间较大,机构分析,行业供需紧张态势有望持续至2022年,长远看好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不过,随着行业发展成熟稳定,因缺货涨价支撑其上涨的影响因子效果将逐渐减弱,中期配置半导体的难度将加大。
随着A股上市公司中报季谢幕,此前高歌猛进的半导体板块亦迎来回调。多数个股股价和估值已经严重高企,对于板块的后市布局,市场担忧情绪渐浓。
部分机构对此持谨慎态度,认为供给端正在逐步追上需求,产业周期将走向“晚期”;也有观点认为,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带来了巨大投资机会、供需错配,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至2022年。那么,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中报业绩表现如何?业绩增长会持续到何时?
截至8月31日晚,申万半导体板块78家上市公司均已公布2021年中报。几乎所有公司均取得不错的营收成绩,营收超1.3亿元的公司有77家。
数据统计,半导体行业内有71家公司营收增速同比上升,增幅超100%的有19家。行业营收中位数为7.3亿元,也就是说,有一半公司营收位于该数值之上。
其中,营收过百亿的公司有4家,分别为中芯国际(161亿元)、长电科技(138亿元)、韦尔股份(124.5亿元)、太极实业(102.3亿元),上述四家公司在总营收中占比30%。50亿元至100亿元区间内有四家公司,分别是纳思达、有研新材、通富微电、华天科技。
归母净利润方面,74家半导体公司实现盈利,一半公司净利润超1亿元;净利润同比上升的有71家,其中45家公司同比增幅超100%,占比过半。
归母净利润超过10亿的有五家,分别为中芯国际(52.4亿元)、韦尔股份(22.4亿元)、长电科技(13.2亿元)、华润微(10.6亿元)、卓胜微(10.1亿元)。
同期,行业销售毛利率整体出现上浮,板块内毛利率超过30%有61家,而去年同期仅有53家;今年中报毛利率中位数为37.6%,相比去年年中上升1.1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方面,中芯国际投入最高,达到19.37亿元;研发投入超5亿元的还有韦尔股份、汇顶科技、北方华创、纳思达、长电科技、通富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