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供需形势将进一步好转:产量明显增加 需求持续回落
据新华社8月11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纲要》提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7月新增贷款1.08万亿元 稳增长政策料加码
中国人民银行8月11日发布7月金融数据。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05亿元。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362亿元;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0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
地方债发行高峰姗姗来迟 资金面压力应无虞
从官方披露数据来看,8月中下旬已列入各省区市发行计划但尚未安排发行的专项债尚有6586亿元额度。业内人士认为,8月地方债大概率不会按照计划全额发行。以此推算,9月或将成为地方债发行的一个高峰。
央行试点取消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环节信用评级
推动信用评级行业改革,央行又推出实质性举措。央行昨日公告称,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使用外部评级的自主性,推动信用评级行业市场化改革,决定试点取消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下称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环节信用评级的要求。
注册制改革廓清责任配置 五大主体各归其位仍在路上
注册制试点两年间,科创板用“五个清楚”将五大主体的责任配置体系逐渐廓清。在业界看来,“五个清楚”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一定程度上将注册制的内涵和实质落到了实处,进一步探明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的实践路径,有望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
IPO定价规则完善中 启动发行新股料将减少
正在征求意见阶段的创业板发行定价规则,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该规则剑指饱受市场诟病的新股“抱团报价”,在加大对串价等干扰发行定价行为打击力度的同时,通过规则优化来纠偏新股定价模式,引导网下投资者理性报价。
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意外少增 社融望企稳反弹
人民银行11日公布的7月信贷及社融数据显示,当月社融增量、中长期贷款等数据不及预期。7月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1.08万亿元,同比多增905亿元。社融增量1.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362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M2)增速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
诊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沉疴 亟待吹哨人奖励“加码”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不断曝光。2020年,证监会稽查执法部门查办财务造假类案件54起,占信息披露类案件的23%。若对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排名,财务造假稳居榜首。
三个月内5次“点名”2次约谈显效 大宗商品价格有望迎拐点
二季度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一直保持“热搜体质”,并获得了持续的政策聚焦。从近期相应品种的价格表现来看,一系列监管督促和举措已经落地见效。
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08万亿元 新增涉房贷款明显回落
民生银行表示,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85亿元和39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量明显减少,这主要是由于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升级加码,严厉打击短期贷款违规使用,按揭贷款额度也受到管控。
创新驱动 制造业动能加速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