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如,老铺黄金拟登陆深市主板,在7月22日召开的发审委会议上被否。发审委会议提出的问题围绕主营业务展开,例如,公司是从金色宝藏剥离而来,二者此后数年仍存在关联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公司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是否有其合理性;公司部分产品委外加工,这一交易是否合理、真实。
鸿基节能是因与创业板定位的契合度不足而“落榜”的。鸿基节能主要从事地基基础及既有建筑维护改造的设计和施工。其中,地基基础包括桩基施工、基坑支护等;既有建筑维护改造包括隔震加固、结构补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文物保护等。
尽管鸿基节能自认主营业务属于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业态的深度融合,但在公司申报创业板IPO期间,监管部门先后在第二、第三轮问询中,就其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进行追问。据创业板上市委2021年第18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上市委仍旧紧盯鸿基节能与创业板定位的契合度,要求公司结合建筑业企业运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 版)》在列新技术开展业务的情况,阐述其掌握并熟练运用行业通用技术属于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深度融合的理由。此外,上市委还让鸿基节能说明其既有建筑维护改造业务属于新业态的理由。
赛赫智能在冲刺科创板时被否。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议认为,公司存在重大偿债风险和重大担保风险,对发行人持续经营构成重大不利影响,同时有关研发投入核算的信息披露不符合规定。
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财务数据真实性等“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部分公司IPO被否的原因。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信息披露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信息披露的质量最为关键,拟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都应该对信息披露慎之又慎,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审核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