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过去的7月对于银行股民而言可谓是“哀鸿遍野”!记者统计近期A股银行板块涨跌情况后发现,7月份银行业指数整体下跌近13%,而近2个月内的跌幅更是超18%。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板块的明显跌幅,发生在被市场视作为利好消息的“降准”之后的半个月。
随着银行股价过去2个月较大幅度的调整,银行板块估值进一步降低,二级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的2元、3元的银行股。若从A股银行市净率数据来看,目前超过八成银行股属于“破净”状态,而港股更是超过九成。目前,价格便宜的银行股可谓“满地皆是”。
不过,8月2日,A股市场大幅反弹,沪指上涨近2%,上证50指数涨超2%。其中,银行板块大涨1.26%,除苏州银行微跌0.14%外,银行股全线上涨。截至8月2日收盘,农业银行股价最低,报2.94元/股,中国银行报3.01元/股。
刚刚过去的7月,上市银行普遍“跌”声一片。据平台数据,过去一个月共22个交易日中,A股银行指数翻绿的天数达15天,指数收阳的天数仅为7天,区间涨跌幅达-12.86%。恒生港股内地银行指数也呈现“跌跌不休”,7月份跌幅也超8.6%。整体上,今年以来至7月末,银行板块整体下跌7.35%。
具体来看,作为次新股的齐鲁银行和瑞丰银行跌得最“惨”,跌幅均超过-29%。而下跌超过10%的银行占比达三成,其中,平安银行跌21%,杭州银行和南京银行跌幅超17%,宁波银行、成都银行、重庆银行及兴业银行的跌幅均超过14%,另外招行和江苏银行等蓝筹股的跌幅也紧随其后。
H股银行也不例外,其中民生银行H股一个月下跌了15%,贵州银行跌11.7%,重庆银行跌10.8%,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和郑州银行的H股跌幅均超8%。
从基本面看,一季度不少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部分银行甚至实现双位数增长,而从7月多家银行披露的上半年业绩快报来看,不少银行净利润增幅超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从7月上旬国常会释放出银行降准“利好”消息以来,银行板块的走势就开始出现明显的回调,除央行正式实施降准当天银行股价表现积极外,其余大部分交易日呈现出下跌行情。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此前对记者表示,此次降准虽然对银行负债成本形成利好,但降准的背后可能是想维持贷款利率低位,所以银行可能将保持合理的息差水平,总体上影响偏中性。另外,近期新能源板块异常火爆,可能产生市场资金的“虹吸效应”导致银行板块资金可能流出。
从公募基金二季度重仓银行板块的变化来看,据招商证券研报,二季度末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银行板块占比为4.06%,环比下降了1.5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二季度公募基金明显减持了银行股。
近期银行股大幅回调的背后,有相当大规模的个人投资者参与其中。作为金融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上市银行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在A股上市的银行已达40家。
大量的银行上市后,也吸引了众多股民参与投资,据数据显示,除齐鲁银行和瑞丰银行两只次新股以外,截至今年一季度,A股已披露38家银行的股东绝对户数已达697.8万户(包含机构、个人等重复的股东数量)。而在A股银行的股东中,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持有着大多数的银行股;从股东绝对数量来看,个人投资者占据着更大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