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放管服”改革 重点任务分工明确
据中国政府网7月20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方案》提出,直面市场主体需求,创新实施宏观政策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海南自贸港先行 首个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将亮相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此前表示,海南自贸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起草工作已完成,正在履行相应程序。业内人士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是继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后的又一重要开放举措,将为我国万亿级服务贸易市场开启更大增长空间。
积极响应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各部委重磅支持政策正在赶来
在7月20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科技部、人民银行等部委相关人士纷纷表示,将响应国家号召,采取针对性举措,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人民币国际化“棋局”关键落子 浦东离岸金融体系擘画蓝图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明确,“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支持浦东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在业内人士看来,“构建离岸金融体系”这一新提法,丰富了浦东新区的角色与定位。在上海构建离岸金融体系,对于吸纳国际市场对人民币资产日益扩大的需求、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更进一步意义深远。
货币政策松紧搭配回归常态 全球央行终将殊途同归
本月的LPR报价算得上自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市场分歧最大的一次,有机构问卷调查显示,预判1年期LPR会下调和认为维持不变的受访者几乎各占一半。市场预判的分歧之所以会如此之大,主要还是因为全面降准给市场带来超预期。尽管事后央行一再强调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但由于官方同时强调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给市场带来了LPR“降息”的想象空间。
监管紧盯大股东违规占用资金 专家建议从严监管与还钱“窗口期”并用
分析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必须严肃惩治,一方面,资金占用与违规担保已经发生,单纯查处有时也解决不了问题,怎样最大程度挽回上市公司损失,才是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受宏观、融资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个别公司控股股东陷入流动性困难,在从严监管过程中给予其“窗口期”,能够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
赔付率大涨!车险综合成本率接近100% 行业性亏损恐难避免
车险综合改革之后,财险公司车险经营持续承压。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行业车险综合成本率已经攀升至99.5%,非常接近100%这一承保盈亏平衡点,而目前车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趋势仍未迎来转折。由此可见,车险经营行业性亏损或难以避免,各公司经营的分化将更加明显。
首批科创板公司券商跟投股份将“解锁” 14家另类子公司两年浮盈超27亿元
从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鸣锣开市至今,即将满两周年。在迎接即将到来的解禁之日,两年中券商跟投所产生的回报也相当丰厚。据统计,截至7月20日收盘,券商跟投的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份的解禁市值约为40.91亿元,合计浮盈27.17亿元。
重大项目密集签约落地 民间投资动能稳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