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主动收紧流动性概率小
2021年第一次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落地,降准预期在相当程度上落空。不仅如此,MLF操作亦打破此前维持数月的一次性超额续做格局,市场又开始担忧央行收紧流动性。观察人士认为,2021年货币政策“稳”字当头,春节前流动性供求形势总体好于前两年,给予央行更充分的腾挪时间和空间,短期降准可能性不大,但也无需过度担心货币政策操作收紧,MLF缩量续做反而给进一步操作预留了空间。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完善制度夯实基础 助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1月16日,在第二十五届(2021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对落实新发展理念,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他表示,30年来上市公司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上市公司监管效能持续提升。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就要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制度、压实主体责任、优化监管与服务、凝聚各方合力。
新能源汽车火爆 政策趋势将由“养”到“治”
新能源汽车产业风起云涌之际,在15日至17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来自部委和企业的人士聚在一起,带来了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从会上透露出的消息看,拥有核心技术,特别是能帮助新能源汽车行业“补短板、锻长板”的企业,将获得更多政策资源。
2020上市公司业绩轮廓初显 医药生物表现亮眼
A股业绩预告披露正在进行中。截至记者发稿,已披露2020年业绩预告公司数量已近千家,其中预喜公司占比过半。医药生物行业预喜公司最多,预计将成为2020年业绩表现最为亮眼的行业之一。
央行定调“当前利率水平合适” 专家判断短期内降准降息概率较小
据梳理,2020年12月份,1年期LPR及5年期以上LPR报价分别为3.85%、4.65%,而在2019年12月份,1年期LPR及5年期以上LPR报价分别为4.15%、4.8%。对比来看,2020年末1年期LPR较2019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LPR较2019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均小于企业贷款利率降幅。
夯实资本市场基础制度顶层设计 应在三方面发力
1月16日,在第二十五届(2021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指出,“十四五”期间要持续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以增强市场功能建设为重点,以注册制改革为抓手,带动上市、发行、交易、持续监管等一系列基础性制度改革,特别是要夯实信用基础,按照更高要求,更严标准,补齐信用体系制度的短板,营造公平诚信、法治的市场环境。
上市公司监管制度持续优化 护航注册制改革和市场发展
近日,沪深交易所发布2020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查处情况或纪律处分情况。去年,上交所共发出公开谴责、通报批评和监管关注275份,共涉及上市公司132家。深交所共作出227份纪律处分决定书,其中222份涉及上市公司监管。
监管3个月5次“喊话”压实主体责任 专家建议四方面发力
中航证券表示,压实主体责任要求明晰主体范围、并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只有确定各市场主体责任内容,明确主体责任对应的监管结果,才能倒逼市场主体尽好责、履好职,减少和避免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进而形成市场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良好协同的局面,共同推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和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金融服务提质效 企业发展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