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寂许久的猪肉股迎来“开门红”。2021年第一个交易日,猪产业指数大涨超7%,牧原股份(002714.SZ)率先涨停,并且拉动猪肉板块其他个股纷纷上涨,其中正邦科技(002157.SZ)、唐人神(002567.SZ)、新五丰(600975.SH)、天康生物(002100.SZ)、新希望(000876.SZ)等个股均涨停。
2020年,超级猪周期红利大幅释放,国内猪肉价格高位运行,“二师兄”成为不少养猪企业的“摇钱树”。2020年下半年以来,生猪产能逐渐恢复,国内多家上市的猪养殖企业逐步接近实现年度目标,猪类养殖产业市场整体表现稳定,行业生机显现。
新年已至,猪类养殖行业及企业将迎来饲料成本上涨、疫情发展莫测等考验。业内人士认为,如若摒除突发因素,2021年猪周期红利将有所淡化,预计猪肉价格呈现下跌趋势。而对于持续扩张养殖规模的企业来说,成本控制仍为其发展主题。
“2021年猪价将在高位区间大幅走跌,或有可能相较2020年峰值回落30%-50%。随着产能大幅恢复,加之若能顺利实现释放,超级猪周期红利或将在未来一至两年内消失。”2020年12月31日,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2020年初,非洲猪瘟余波未平,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国内生猪市场恢复受到制肘,生猪市场供应形势紧张,供需缺口明显。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猪类养殖产业经济显现活力。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年水平90%以上,“年底前生猪生产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任务提前完成。
若将2020年全年生猪出栏量目标与截至2020年11月30日的生猪出栏总量对比可得,国内上市的9家生猪养殖企业中,牧原股份等5家头部企业的全年目标实现率已超八成,而天康生物、傲农生物(603363.SH)及唐人神等企业则距离实现年度生猪产能目标还差一截。
天邦股份(002124.SZ)在2020年半年报中表示,因市场供应不足,2020年上半年公司外购仔猪育肥的计划未能完全实现,故下半年的出栏量将受到一定影响,公司预计2020年生猪出栏量将减少至300万头。
同样缩减预设目标的还有金新农(002548.SZ)。2020年12月31日,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金新农,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生猪出栏量大约是75、76万头,已经超过三季度时修订的目标(70万头),但是距离年初目标的80万头可能还差个两三万。”
生猪产能逐渐恢复的背后,是多家养猪企业乘势而上,纷纷加码扩张养殖规模。
2020年12月31日,卓创资讯分析师李晶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回顾全年,整个行业产能仍处于恢复发展阶段,其中龙头企业相对来说发展比较迅速,产能扩张相对更积极。”
“不过,这些正在投产的(母猪)产能,2021年是否能够顺利释放出来仍是未知数。”冯永辉认为,考虑到疫情危险仍未解除,现有生猪并不一定能存活,2021年市场存有极大不确定性,因此更应关注最终能够投产的生猪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