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券商板块爆发,沪指收于3473.07点,创下2018年2月以来新高。
2020年全年,上证指数累计上涨13.87%,深证成指累计上涨38.73%,创业板指累计上涨64.96%,创业板指再度领涨全球主要股指。在此过程中,众多机构收获颇丰,84只主动偏股型基金收益率超100%。
有分析人士认为,春季躁动行情已经展开,2021年初可能是第一个有效反弹的窗口。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A股总市值为84.45万亿元,全年增长20.19万亿元。
在2020年市值增长额居前的个股中,多为消费、新能源个股。其中,贵州茅台市值增长额最大,增长1.02万亿元,五粮液、宁德时代、中国中免、海天味业等个股市值增长超3000亿元。
上述个股均为机构重仓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持有贵州茅台、五粮液、宁德时代的机构数分别为1585家、1185家、744家。
据国盛证券统计,2020年三季度公募基金持股集中度继续上升。从静态持仓来看,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集中持有消费和科技板块,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电子、电气设备和计算机行业仓位居前,仓位累计占比超过60%。
机构重仓持续获得明显收益也引发市场对于机构抱团行为的热议。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表示,过往几年机构资金持续流入和影响力明显加大,推动了过去两年的结构性市场行情和机构抱团现象。考虑到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会继续向机构占比提升方向演进,定价体系也会逐步向成熟资本市场靠拢,机构抱团现象有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2021年的A股市场即将迎来第一个交易日。从基本面来看,因为2020年低基数的原因,2021年一季度宏观数据将较为靓丽。
国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熊园预计,2021年GDP实际增速为9.2%,四个季度当季增速分别为19%、8.4%、6.6%、5.5%;2021年名义GDP增速有望高于11%。
重庆诺鼎资产总经理曾宪钊表示,春季躁动已经开始。一方面,美联储依然保持了较大的货币宽松,新一轮疫情之下,全球货币仍然将保持宽松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2020年一季度的GDP低基数效应,2021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速有望在10%左右。顺周期公司可望业绩大幅增长,投资机会明显。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表示,考虑到岁末年初央行更愿意出手维护市场流动性,积极把握复苏主线下顺周期板块的春季行情。可关注三条主线:中游向朱格拉周期看齐,关注制造业高端化,如机械、军工、光伏、新能源车;上游是周期原材料涨价,如化工、有色;下游是服务业复苏,如演艺酒店、餐饮旅游、航空航运、金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