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11月26日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更好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加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根据宏观形势和市场需要,科学把握货币政策操作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让市场缺钱,又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
民航领域改革提速 国企混改年末冲刺
11月26日,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混改正式落地,引入国改双百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电网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南航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三家投资主体,并实施员工持股。专家指出,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实施,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意见即将出台,国企混改正加速步入“升级版”阶段。
证监会:发挥期货品种优势 推动期现联动发展
期货市场服务新疆经济发展座谈会日前在北京、乌鲁木齐两地以视频会议形式举办。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证监会将持续做好资本市场服务新疆经济发展的文章。共同研究建立棉花、棉纱现货交易市场,发挥期货品种优势,推动期现联动发展。
央行发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 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人民银行11月26日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传递出新的政策信号,同时提出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具体政策要求。在货币政策的基调方面,报告表述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更好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海外资管巨头加仓中国股票 互联网龙头股最受青睐
在海外资管巨头的投资组合中,中国股票正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显示,今年三季度,海外头部基金大举增持中国股票,其中美国市场上的中概股是外资巨头们加仓的主要目标。在投资方向上,互联网龙头持续获得青睐,海外头部基金对阿里巴巴与腾讯控股两只股票的合计持股金额已超过2500亿美元。
国务院:推进金融等征信信息依法共享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完善失信约束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措施,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支撑;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草案)》。
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 推动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11月26日,央行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总体看,我国宏观政策的力度是合适的,较好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增长,有效填补了疫情冲击下的全球防疫物资等必需品和其他工业品的供给缺口,为国内外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应对疫情和支持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债务规模和杠杆率都必然出现阶段性上升,之后经济增长逐步恢复将为更好地长期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条件。
前10个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结束同比下降趋势
11月26日,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结束同比下降趋势,实现正增长,利润总额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0%,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央行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出炉
11月26日,央行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市场活力动力增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进出口贸易稳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