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资本市场迎来而立之年。尽管有疫情扰动,今年A股仍走出较强的结构性行情,资金以价值投资之名持续抱团,消费、科技、医药三驾马车齐飞,龙头个股涨幅巨大。
衡量股市火不火,最直观的就是大盘指数了。作为我国A股“风向标”的上证指数,在今年表现不错。据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沪指年初至今上涨10.26%。此外,深证成指、中小板指的涨幅分别为32.08%、36.96%,创业板指今年以来涨幅最大,为47.11%。
另外一个衡量股市热度的指标,就是股民的交易热情了。当股市出现赚钱效应时,投资者跟投也会变得更加热情。
今年以来,散户朋友的队伍明显扩大了。据中国结算统计,10月我国证券市场新增投资者112.01万,同比增长41.11%。截至10月底,投资者总数达17462.6万,同比增长10.44%。
这延续了今年以来投资者跑步进场的特质。今年7月份,单月新开户股民数量达到巅峰:242万,创下2015年牛市以后单月新高。与此相对应的是,上证指数也在当月创阶段新高:3458点,当月指数上涨10%。此后几个月,尽管股指有所震荡,开户股民数量逐渐平稳,但自今年3月份以来,新增投资者数量已连续8个月突破100万。而今年前10个月累计新增投资者数量已经超过1487.36万,比去年全年的累计增量还要多出12.27%。
到底是指数涨了,开户股民增多;还是开户股民多了,从而推动了指数上涨?
中信建投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今年受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A股跌宕起伏,但结构性行情仍持续上演,医药、消费、科技等板块精彩纷呈,不少公司因此受益。而就投资者数量、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快速增长来看,股民交易也由此趋于活跃。
最近一段时间,伴随美国大选逐渐落幕,海外事件对A股影响趋弱。但由于海外疫情蔓延反弹,全球市场担忧情绪不减,国外股市、黄金和原油价格等都出现了明显震荡。
银河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认为,A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仍值得关注,这主要由于我国仍在修复的基本面对资本市场形成有效支撑,投资者对股市的预期亦不悲观。需要注意的是,流动性趋紧、高估值、获利了结等因素可能在年末形成一定扰动,并对投资者选股形成考验。
海通证券、华泰证券等皆看好年末至明年的市场走势。就过往市场规律来看,1991年以来A股已经历了五轮“牛市-熊市-震荡市”周期不断交替的过程。自2019年1月A股开启新一轮牛市开始,目前市场正处在第六轮牛熊周期中的牛市上涨阶段。
华泰策略团队在11月中旬发布的针对2021年A股年度策略认为:2021年A股仍在“牛背”上,自上而下的投资主线应当为“全球再通胀和制造业投资周期回升”。
因此,建议投资者对应的配置思路是:交易“再通胀”,以大宗为盾,以制造为矛。“盾”关注海外定价权较高、与制造业投资相关性较高的行业“矛”关注中下游设备零部件的“制造新生”力量。在顺应经济、技术发展的机械、电子新技术、汽车等领域寻找优质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