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A股券商股开启了跌停“多米诺骨牌效应”,继上周光大证券一度跌停,昨日中信建投、国联证券也在盘中上演闪崩跌停。与此同时,券业龙头之一的中金公司上市首秀,亦罕见开板,创造了券商上市表现最差纪录。被称“牛市旗手”的券商股,不香了吗?
截至上周,上市券商三季报披露完毕,前三季度40家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18亿元、12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86%、40.25%;其中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2.40%、67.16%。
上市券商业绩提速,消息面也是暖风频吹。10月31日,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其中重点提到,要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在行业人士看来,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将给券商带来巨大的增量业务机会。
就在投资者对券商股表现充满期待之时,万万没想到,迎接大家的却是“一碗大桶面”。昨日早盘,券商股还齐力上冲,不过10分钟后就上涨乏力。临近午间收盘,市值高达3000亿的券商龙头股中信建投闪崩,一秒内触及跌停。虽然30秒后被迅速拉回,但下午股价一直不振,最深跌幅近7%,最终尾盘收跌3.04%,报41.49元,全天成交额超过18亿元。
如果说中信建投只是上演了“跌停历险记”,国联证券则是扎扎实实挨了一个跌停。
中金公司的A股首秀同样让人心酸。昨日开盘后,该股涨幅迅速扩大至43.99%,并触发临停。上午10时,中金公司快速打开涨停板,随后涨幅一步步下探。截至收盘,报价37.7元,涨幅仅为30.99%,总市值1102亿元,成交金额为49.33亿元,被指创造了券商股上市表现最差纪录。
券商股的“水逆”早已开始。10月26日光大证券就一度跌停,带动券商股集体下挫。10月30日,券商板块再度集体熄火,中银证券和太平洋跌幅超过7%。
券商股一直被称“牛市旗手”。对于11月后的A股行情,这几日券商分析师纷纷给出了“已是调整尾声”“即将开启跨年行情”的乐观判断,没想到屡拖市场后腿的,正是券商股。
昨日,中信建投闪崩跌停。公开数据显示,11时28分32秒该股出现一笔约9500手的大单成交,将实时股价从43.04元/股瞬间打压至跌停价38.51元/股。市场人士分析,从中信建投闪崩时的成交数据,以及公司消息面、基本面并非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来看,闪崩可能是“乌龙指”所致。
不过,有圈内人士亦直言,这或许就是大资金“彪悍出货”,输入跌停价为了优先成交,只是市场买方短时承接无力,导致盘面出现惨烈一幕。
至于其他表现异常的券商股,也是各有各的“忧伤”。国联证券三季度业务表现不佳,或是昨日跌停主要因素。该券商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5亿元,同比增长13.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9亿元,同比下降3.92%。
此外,券商股的经营“黑洞”也让投资人士心有余悸。此前,行业龙头中信证券及下属子公司对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各项需要计提减值的资产进行了预期信用损失评估,本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人民币50.27亿元,超过中信证券2019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10月30日晚,中信证券详细披露了公司信用减值的具体项目,涉及返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人民币35.18亿元,计提金额同比增加3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