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市场“十四五”改革发展重点明晰
10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强调,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10月30日,中国证监会分别召开党委会和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指出,抓紧谋划和推动“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重点工作。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资本市场“十四五”时期改革发展重点浮出水面,包括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等。
创业板公司三季度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三成
三季报作为机构布局“秋季行情”的重要参照指标,备受市场关注。三季度,创业板公司交出亮眼成绩单。数据显示,已披露三季报的870家公司,前三季度平均实现营业收入15.18亿元,同比增长5.62%;平均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21.48%。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业绩明显优于平均水平,再融资呈现爆发式增长。
金融委: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全面实行注册制
10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金融系统贯彻落实工作。此次会议指出,要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10月制造业PMI连续8个月保持扩张 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继续加快
随着供需两端复苏加快,10月制造业PMI连续8个月保持扩张,非制造业PMI升至年内新高,表明中国经济有望在四季度继续保持恢复态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日前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制造业PMI为51.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不过,该指数自7月份以来始终位于51%及以上,并已连续8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制造业总体持续回暖。
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逆势增长 前三季度合同额同比增长11.4%
根据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前三季度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9876.4亿元,执行额683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4.8%,实现了全球疫情之下的逆势增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5889.8亿元,同比增长9.5%,执行额4143.2亿元,同比增长14.7%,拉动服务出口提升3.7个百分点,成为前三季度稳外贸的重要力量。
A股业绩超预期50强出炉 三大原因引发业绩爆棚
受益于产品涨价、行业高景气、公司业务跑赢行业等因素,业绩超预期成为个股持续上涨的动力之一。证券时报·数据宝依据券商业绩点评研报,且剔除今年上市新股,统计出前三季度或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股合计219只,并结合机构预测个股净利增速指标,发布“业绩超预期50强”。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化工、医药生物、汽车等行业。
“十四五”应统筹发展和安全 稳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10月31日,“证券时报社专家委员会2020年秋季座谈会”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专家表示,“十四五”开局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金融风险防治任务依旧艰巨。当前我国应在持续深化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开放的同时,进一步防范好周期性、结构性挑战,做到发展与安全并重,让市场形成稳定预期。
刘鹤主持召开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