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落地实施预期下,“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进一步助推地方国企重组整合提速。从实际情况看,称得上高潮迭起。
“国有企业通过重组整合以提高其产业集中度,是国有资本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的必由之路。”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企业研究室副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资本的规模和价值无疑是巨大的,而并购重组作为存量资本调整的主要方式,可以说,无论是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或是专业化整合,均有利于优化国有资本产业结构,做大国有资本总量,进而提高国有资本回报率。
山西省是今年推进国企改革表现十分“抢眼”的省份之一。据了解,自4月份山西省成立华远国际陆港集团,到9月底成立晋能控股集团止,山西省采取更名重组、整合新设、联合重组、吸收合并、分立设立、调整充实等方式,集中实施了14大板块的改革重组,并将省属企业数量从28家调整至23家,煤炭企业从7家集团调整为1家煤企、1家能源集团。从规模上看,涉改资产2.6万亿元,占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的79%;涉改一级企业20户,占改革前省属企业户数的71%。
在推进省属企业整合方面,山东省的表现同样高度“吸睛”。比如,继7月13日山东省宣布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山东高速集团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重组后,7月15日,山东省再次宣布,继续开展5户省属一级企业重组整合,涉及国泰租赁有限公司、上海齐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东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及山东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
此外,从更加局部的市属企业角度来看,北京、武汉等地今年以来亦先后披露多起市属国企并购重组案例。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首席分析师叶凡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上看,随着国企改革,特别是地方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目前地方国企的生产经营正从前期的做大、做强向做优方向加速推进,而这也是今年地方国企改革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显著特点,即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退出“非主业非优势”领域。
李红娟也表示,目前,国资国企改革已进入高质量发展转型时期,而伴随着加快推进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前瞻性战略新兴产业集中,深挖国有企业创新驱动潜力等多重任务叠加,地方国企对于自身转型升级与深化改革的诉求进一步交织。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地方国企通过出让股权、战略性兼并重组及专业化整合等手段,促使国有资本从过剩产能和无效资产中退出,集聚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
尽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暂未全文发布,但从国资委披露的有关情况来看,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仍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10月12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再次强调,在把握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只要兼并重组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能够避免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能够比较好地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国资委都会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兼并重组。当然,也同样支持中央企业和中央企业之间兼并重组,支持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兼并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