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叶凡看来,国有企业通过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剥离非主责主业等方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不仅是国企三年改革行动的重点任务之一,也是进一步提升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服务于国家“十四五”建设的总体战略规划。
在业内人士看来,结合今年以来中央多次重申“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时期“升级版”的国企改革在推动经济“双循环”方面,也将提供强大助力。
叶凡表示,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的参与者,是打造“双循环”新格局的排头兵,预计在“双循环”下,国有企业改革也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具体来看,预计未来国企改革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实现与经济的“双循环”联动:在宏观层面,通过优化国有经济结构,提高资本生产率和动态资本配置效率,助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运行;在中观层面,进一步推动区域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地方特色产业体系,提升供需两端的适配性,进而实现“双循环”格局下中观层面的供需新平衡;在微观层面,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无疑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预计后续将以“扩内需”为战略基点,通过“混改”与“反向混改”激发国有企业活力,进而提升企业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影响力与全球竞争力。
“对于新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来说,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势企业集团或核心资产整体上市,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等,将是改革的主要发力点和落脚点。”在李红娟看来,聚焦优化和调整国有资本布局、加快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央地国企协同创新、以专项工程和科技创新引领国企高质量改革发展,将推动国企改革综合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