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万平称,历史上,上证指数大涨行情短的有1个半月(1994年)、4个月(1992年),长的有25个月(1999~2001年)、27个月(2005~2007年),最长时间是创业板的30个月(2013~2015年)。“如果我们相信市场的内在规律,那么创业板上涨最多还有10个月,上证指数上涨最多还有7个月。”
“行情最终的运行时间和整体经济走势、股票市场走势、地缘政治、新冠疫情等因素都有关系。如果没有重大意外因素,在2021年上半年结束是大概率事件。”曾万平认为,从投资盈利实践的视角看,时间的价值是取决于市场上升空间的,如果在未来几个月出现20%左右的一波指数上涨,那么剩下的时间基本就是闲杂时间,因为那时候的风险收益比较低,不值得去贪婪性价比低的“最后一棒”。
荀玉根团队也称,真正需要担心的风险是随着经济逐步复苏,通胀压力抬升导致货币政策转向,届时市场恐将迎来3浪上涨后的4浪回调。从历史经验上看,一般CPI或PPI达到3%附近可能会触发货币政策收紧,现在开始担忧货币政策收紧为时过早,明年上半年需重视。
对于四季度行情预判,渤海证券近期也发表观点称,在四季度更有可能影响市场的因素来自风险偏好的波动,外部事件及“十四五”规划落地过程中可能触发的结构性机会,都可能带来市场预期的波动。总体来看,未来市场的方向在指数层面偏正向,但中枢的上行空间相对小,指数因情绪及风险偏好变化所带来的波动空间更大。
东吴证券则认为,市场整体仍然将以弱势震荡行情为主,市场更加侧重于结构性行情;从股市流动性层面来看,四季度外资主导力量偏弱,公募将在四季度成为主导市场的绝对主力,四季度公募基金的博弈将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