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有了国产的芯片和操作系统,但在技术和产业化方面仍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倪光南直言,一方面,在产业链的某些环节还有“短板”;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先入为主的市场优势,国产芯片在产业化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表示,集成电路产业分工精细,竞争十分激烈,仅靠举国体制、政府支持还不行。一个公司要持续发展下去,必须在市场赚到钱,然后继续投入研发创新以保证持续领先。没有市场的正向迭代,就会慢慢被淘汰。
“‘新基建’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对整个集成电路产业也提出了算力、协同、安全和应用四方面挑战,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窦强说。
针对产业发展所处阶段的新问题、新变化,国家在政策层面再次调整升级。近日出台的《若干政策》,提出了八方面新措施。“这次重点是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对于集成电路这一高度分工同时又极其依赖生态的行业来说,国家在投融资、人才和市场落地等方面进一步支持,将积极推动打通和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加快促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联动以及做大做强人才培养体系。”窦强说。
专家表示,面对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和供应链安全挑战,中国芯片行业在自力更生、努力“内循环”的同时,也必须着眼全球,取长补短,联结力量。《若干政策》特别提出,凡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均可享受本政策,这无疑将为行业吸引更多人才,汇聚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