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逾16万个人工晶体订单已经在路上。近日,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省际联盟公立医疗机构人工晶体跨区域联合带量采购文件》(下称《采购文件》),明确10个省(区、兵团)组成的省际联盟公立医疗机构人工晶体跨区域联合带量采购工作即日起开始实施。据统计,本次带量采购总量共168987个耗材。
在业内人士看来,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已是大势所趋。国外企业在人工晶体领域长期占据国内市场约八成份额,大量采购有利于提高国产人工晶体的市场占有率,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7月30日至31日,江苏省已开始第三轮高值医用耗材联盟带量采购。
此次陕西省发布的《采购文件》显示,本次省际联盟成员包括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新疆建设兵团、湖南、广西、贵州、海南和陕西。联合带量采购品种为人工晶体,采购周期为1年。
去年发布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自2019年下半年启动高值医用耗材的分类集中采购。
人工晶体成为最先开始带量采购的医用耗材之一。据记者了解,除了此次10个省(区、兵团)联盟外,从去年底到今年5月,安徽、江苏及京津冀和黑吉辽蒙晋鲁等地先后对人工晶体类医用耗材开展了联合带量采购。
“影响还是很大的。”据北京一家医疗器械销售公司的负责人透露,“不同于药品,医用耗材的流通渠道利益留存较多、环节更为复杂。联合带量采购首先压缩了中间环节,耗材价格将会有所下降,对患者有好处;其次,采购中的公开、透明、反垄断会让市场格局发生一些改变。”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8 年抽查人口比例及2019 年全人口数测算,白内障的患病人数预计达到 1.7 亿人,植入人工晶状体手术是当前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法。而且,目前我国人工晶体手术量远不及国际水平。可以说,人工晶体产业是我国医用耗材中当之无愧的蓝海。
人工晶状体属于III类医疗器械,目前拥有产品批号的国内企业有河南宇宙(昊海生科子公司)、爱博医疗、无锡蕾明视康等7家,拥有20张左右产品注册证。进口企业有 Abbott、Alcon (Novartis)、Carl Zeiss等20多家,拥有超过 100张产品注册证。
《采购文件》规定:各省(区)从各组的中选产品中,原则上分别按不多于3个产品,确定本省(区)的中选产品。各省选3个产品可能会对既往市场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从采购的百分比数量来看,若同组中标价差不大,那么中选前三名的采购数量差距也不会过大。
据记者了解,通过带量采购,最终的市场份额将出现平均化,原先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产品,中选后的市场份额可能有所降低;原先销售额不大的产品,中选后的市场份额可能有所提升。也就是说,国产人工晶体市场占有率将有所提升。
从已经发布中标结果的带量采购来看,安徽人工晶状体类有4家企业中标,包括爱博医疗、深圳市新产业眼科新技术有限公司等,平均降幅达到20.5%。从江苏省结果来看,平均降幅为26.89%,最大降幅为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