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6日,“A股牛”奔跑提速:上证综指大涨5.71%并站上3300点,两市成交额突破1.5万亿元大关,股指期货IH主力2007合约一度涨停、新加坡A50期指主力创逾12年新高……
对于后市,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市场人士表示,短期看,由于资金涌入进程还在延续,行情不会戛然而止。但快速拉高后将进入高位震荡期,补涨机会主要来自对个别品种的挖掘。
究竟该如何认识当前市场,先看7月6日沪深两市呈现出的五大牛市特征。
特征一:两市日成交金额达15660.53亿元,超过2015年4月24日的15568.8亿元,创5年来新高。2015年大牛市期间,两市万亿元日成交额屡见不鲜,随后几年也曾多次见到万亿元日成交金额,但均未能突破15000亿元水平。
特征二:万亿市值大蓝筹涨停。这不由让人想到2014年12月行情:中国石油于当年12月4日涨停,次日继续大涨,收盘价差一分钱涨停。昨日,中国人寿、招商银行两只万亿市值个股涨停。
特征三:行业ETF罕见上演涨停潮。数据显示,6日约有27个行业ETF涨停,包括芯片、龙头券商、银行、金融等。其中,证券ETF成交82.52亿元,券商ETF成交31.85亿元,芯片ETF成交21.45亿元。
特征四:伴随A股大涨,三大股指期货显著走高,其中上证50期指盘中一度涨停。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沪深300期指、上证50期指、中证500期指主力合约分别上涨7.96%、9.88%、4.75%。三大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日内吸金效应凸显,获得80.3亿元资金流入。沪深300期指、上证50期指主力收盘分别大幅升水63.91点、65.86点,中证500期指小幅升水5.34点。
特征五:自3月23日反弹以来,上证综指累计涨幅超20%,进入技术性牛市。
上涨离不开增量资金的流入。数据显示,7月以来三个交易日(7月1日北向资金无交易),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439.61亿元,其中7月2日净流入171.15亿元,7月3日净流入131.94亿元,7月6日净流入136.52亿元。
除北向资金外,杠杆资金也持续流入。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两市两融余额达12028.68亿元,创2016年以来新高,7月前三个交易日合计融资净买入361.03亿元。
从主力资金层面看,数据显示,6日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84.40亿元。分板块看,中小板主力资金净流出11.66亿元,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出29.37亿元,沪深300主力资金净流入62.44亿元。这意味着有资金在6日的大涨中卖出。
从行业主力资金情况看,数据显示,6日申万一级28个行业中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入的有20个行业。其中,银行、有色金属、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分别为42.30亿元、26.50亿元、23.01亿元;医药生物、食品饮料、传媒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分别为73.01亿元、29.03亿元、13.78亿元。
富荣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邓宇翔认为,市场前期风格演绎得较为极端:金融、地产等行业估值处于历史底部,而医药、消费、科技等板块估值涨至历史较高位置。6日市场成交额逾1.5万亿元,属于增量资金入场的“填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