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下半年第一个交易日,A股时隔近4个月之后重返3000点。从今年上半年整体情况看,中国股市表现居全球资本市场前列,其中,上证综指累计微跌2.15%,深证成指累计上涨14.97%,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上涨20.85%和35.60%。
展望下半年,业内人士普遍预计,A股上涨行情有望延续。一方面,资金流动性将继续向股市传导,实体经济进一步恢复;另一方面,随着注册制的落地,IPO发行常态化,增量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吸金”效应将陆续显现。此外,A股市场在全球配置中吸引力提升,增量资金有望长期流入。
2020年1月2日是今年首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收盘于3085.2点,涨幅1.15%。时隔半年后,上证综指依旧在3000点徘徊。不过在此中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股市下跌的影响,A股在1月底和2月初经历了两轮下跌。但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恢复生产,A股开始逐渐反弹。目前上证综指较年初仅下跌2.15%,而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则分别上涨14.97%和35.60%。
从A股市值来看,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收盘,A股两市总市值达到70.59万亿元,在剔除今年上市的新股市值2.07万亿元后,两市总市值较年初的65.83万亿元增加了2.69万亿元;若按今年5月末A股1.66亿账户进行计算,上半年A股股民人均净赚1.62万元。
上半年A股行业分化越发明显。受疫情的影响,医药生物行业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最高,达到42.30%;其次为食品饮料、休闲服务、计算机等行业,涨幅分别为27.21%、26.04%、22.91%。同时,采掘、银行、非银金融、交通运输等板块则跌幅居前,上半年分别下跌21.43%、12.01%、10.91%、10.62%。
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改革步伐依旧踏实而有力。科创板落地后,A股市场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大。安永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A股市场共有120家公司首发上市,筹资1399亿元人民币,IPO数量和筹资额同比分别增长88%和132%。安永表示,疫情对科创板的影响较小,这与科创板行业属性密切相关。疫情期间,信息技术行业所受负面影响较少,正面影响较多。
此外,A股市场加快了与全球资本市场接轨的步伐,A股市场也得到了国际资本的青睐。在资金流入方面,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上半年北上资金流入A股超过1180亿元,两市融资余额达到11192.09亿元,创出近一年来新高。
2019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监管部门曾多次强调,要加强资本市场顶层设计,完善基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扎实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为更多长期资金持续入市创造良好条件,构建良好市场生态,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韧性和服务能力,使其真正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引导更多长期资金入市是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监管机构不懈努力的方向。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长期资金更注重价值投资,尤其关注有成长性的龙头企业,具有高技术壁垒、管理好的企业也很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