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向混改提速 国资稳固发展实体意图凸显
国资入主上市公司明显提速。数据显示,6月以来,已有18家上市公司公告控制权将变更为国资。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国资入主民企上市公司共有38家。专家认为,国企混改步入加速落地期,双向混改亦是大势所趋。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民营资金链出现诸多问题,引入国资可谓是“及时雨”,与以往相比,今年国资入主出于稳固和发展实体产业的意图较为明显。
七月金股何处有 券商遥指大消费
随着6月行情收官,日前多家券商陆续披露7月投资组合。其中有哪些“金股”得到了券商普遍认可,哪些板块有望获取超额收益?数据显示,7月券商推荐投资组合中,伊利股份、五粮液最被看好,推荐的券商分别有7家和5家;此外,美的集团、双汇发展、中信证券、浪潮信息、比亚迪、东方日升被推荐次数也较多。对于后市行情走向,多家券商认为三季度A股指数级别风险不大,看好科技成长方向。
新三板打新火热
7月1日正式启动的新三板打新,受到投资者热烈追捧。据悉,新三板新股申购以比例配售为总原则,申购越多,获配越多。以比例配售为主,申报数量是获配数量的决定性因素。如发行人网上发行2000万股,网上投资者申购总量为2亿股,投资者A申购2万股,则获配2000股。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助力经济稳健运行
疫情发生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加力提效,肩负“抗疫”和“增长”两大重任。宏观上加强逆周期调节,创新机制畅通渠道;微观上聚焦民众关切,回应呼声,补贴救助费用,减免企业税费,对相关企业财政贴息等。通过宏微观政策的组合,对冲公共风险,为经济发展注入确定性,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发挥了重要作用。
A股成交再破万亿 机构称结构性机会精彩纷呈
昨日,上证指数在7月第一个交易日大涨1.38%的基础上,再次大涨2.13%,创出近半年新高,两日涨幅接近6月全月;深证成指、中小板指继续强势上攻,联袂创出近4年半新高。两市成交额时隔近4个月后再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上半年煤电项目火力全开 搭车特高压会否“跑偏”
对于国内的煤电而言,当下可能是最好的一段时光,也可能是最后的一段疯狂。之所以是好时光,是因为作为煤电最主要成本的煤炭价格在上半年出现了一轮剧烈的走跌,同时,煤电发电量也在逐月回升,煤电企业在抵抗疫情冲击中展现出了足够韧性。
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渠道拓宽 地方专项债可“补血”
中小银行再添补充资本金新渠道——允许以地方政府专项债“补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途径。
上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超300次 呈“两松两紧”特点
2020年伊始,疫情突发使得房地产市场受到影响。今年前两个月,可以说是疫情对楼市影响最为严重的一个阶段,不过自此之后,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加之生产生活秩序持续恢复、住房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房地产市场也开始“触底”回升。
上半年IPO募资近1400亿元 过会率提升逾9个百分点
虽有疫情因素干扰,上半年A股IPO依旧保持常态化。记者据同数据整理,上半年证监会共核发82家公司IPO批文,平均每周核发3家至4家,同意60家企业科创板IPO注册。上半年118家公司登陆A股,合计首发募资近1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