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数据统计,截至6月16日收盘,A股的34只钢铁股中有多达18只股价跌破净资产,其中还有4只“1元股”。值得一提的是,曾经的稀土龙头包钢股份近期股价始终在1元“生死线”附近挣扎。
东吴证券钢铁研究团队在日前发布的研究观点中指出,过去两周钢铁板块估值有所修复,但总体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目前申万钢铁行业的PB水平为0.83倍,宝钢PB为0.59倍,16只普钢股的PB为0.72倍,均较过去20年的历史最低水平(2014年6月时)相差无几。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傍上”IDC概念的几只钢铁股大多均处于破净状态,原本的低估值加上概念催化,短期不难触发一轮行情。那么,钢铁+IDC是否真的能让破净股扎堆的钢铁板块中飞出一个个“钢铁侠”呢?
有业内人士认为,钢厂转型IDC不完全是“蹭热点”。国金证券钢铁行业团队今年6月初曾发布研报称:“我们重申钢铁转型IDC不是‘蹭热点’。这两个行业本身有共通点,IDC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土地、土地位置、能耗指标、资金实力、客户渠道资源、运维能力等几方面。钢厂转型IDC,至少具备了土地、能耗、资金等优势。”
据行业人士介绍,能耗指标的多少决定了企业可以建设多少IDC机柜,而钢厂的能耗指标一般较多。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则是看够了近年来部分钢企频频上演的转型“戏码”,因而对现在钢厂纷纷“傍上”IDC概念也抱以“见怪不怪”的心态。
上述某大型券商钢铁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6月16日涨停的南钢股份近些年也曾多次转型,转型的方向包括钢铁电商、环保、新材料等当时热门的方向。不过,从这些年的转型成效来看,目前钢铁业务仍然是南钢股份的主导业务,环保等新业务尚未打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