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最强代工“备胎”中芯国际回A旅程正式开启,其科创板IPO申请正式获得上交所受理。
在公开科创板IPO计划18个工作日后,上交所正式受理了中芯国际的IPO申请,若成功实现科创板IPO募资,中芯国际将实现“A+H”两地上市,成为首家已在境外上市红筹回A企业;此番计划募资200亿元,超过中国通号首发募资105亿,有望成为新的科创板“吸金王”。
在科创板申请被受理的同时,中芯国际招股书正式得以披露,作为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其主营业务以及市场竞争力到底如何?931页招股说明书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受多重利好影响,6月1日当天,中芯国际开盘大涨,全天涨幅7.96%,收盘价18.18元。这天,科技股带头引爆A股市场,包括OLED、国产芯片、LED等多个相关板块整体涨幅明显。
6月1日,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中芯国际”)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计划募资200亿元。同日,中芯国际在上海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人民币股份发行相关议案(赞成票数占比98.13%,反对票数为1.87%)。
据中芯国际披露的招股书,作为已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中芯国际选取的上市标准为“市值 200 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此前,华润微作为未在境外上市红筹企业代表已经登陆科创板,若中芯国际发行成功,或将成为首例已上市红筹企业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市场人士认为这对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回A形成正向激励作用。
据披露,中芯国际本次拟在科创板发行不超过16.86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25%,每股面值0.004美元,募集资金总额高达200亿元。就目前已发行科创板企业来看,募资额度最高的企业为中国通号,募资总额105.3亿元。这意味着中芯国际可能将取代中国通号,成为科创板新任“吸金王”。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国际此次回A计划可谓“踩点”实施,今年4月30日,证监会发布实施《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为红筹企业下调了回A门槛(对已在境外上市企业的市值标准由2000亿降至200亿,同时对自主研发能力进行要求),刚好把中芯国际纳入上市标准,就在当天,中芯国际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境内上市议案,并于5月5日披露。
中芯国际的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和中金公司,它们将安排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中金财富证券参与本次发行战略配售。此外,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国开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担任联席主承销商。
就在2019年5月份,中芯国际从纽交所退市之时,就有传闻称,如果台积电一旦不再代工生产海思芯片14纳米工艺,长期来看此部分业务有望转交给中芯国际代工生产。自此后,中芯国际就被视为华为最强代工“备胎”。
那么,中芯国际的主营业务以及市场竞争力到底如何呢?6月1日,随着中芯国际招股书在上交所披露,相关情况将进一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