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证券新闻 > 正文
4月份11公司被调查 年内证监会已开47张罚单
2020-5-6 9:18:33 作者:jincvip  次阅读 分享到:

4月份11家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专家建议加大对财务造假刑事追责力度

2020年,A股将“三十而立”,在这一年,新证券法落地实施,为加大财务造假、欺诈行为惩处力度提供了依据和手段。5月4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重申对造假行为“零容忍”,拉开了严惩害群之马的大幕。

5月4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二十八次会议,再次强调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这是近一个月来,金融委第三次会议提及严打财务造假。

与此同时,证监会在4月份也多次表态,重拳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欺诈等恶性违法行为。

“4月底是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集中期,是财务造假等乱象集中暴露的时期,也是证监会监管工作最重要的一段时期。监管层在关键时期的表态,直接决定着下一步监管政策的走向,意味着证监会对于财务造假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据上市公司公告整理,仅4月份,就有11家上市公司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截至5月5日,年内共有19家上市公司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国浩律师事务所对记者表示,从上市公司密集收到立案调查通知书来看,监管层从严监管呈现常态化趋势,这也透露出随着新证券法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监管层强化事中事后持续监管的态势。

除了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近年来,监管层对拟IPO企业也开展了现场检查,对信披违规行为进行查处。据证监会网站,2019年6月份以来,证监会分两批次启动了对86家首发企业的现场检查工作。

4月29日,证监会网站一次性披露了对13家拟IPO企业的行政监管措施。其中,因大量更改银行流水、未完整披露关联方及其贷款走账等,江西绿巨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被证监会采取3年内不受理发行申请的监管措施,另外12家则是被出具警示函。

朱奕奕表示,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是发展的大势所趋,强化并依法完善信息披露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核心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证监会严肃提醒并严厉打击拟IPO企业的财务造假行为,展现的是严把质量关的“零容忍”态度,旨在有效减少企业“带病申报、抢跑占位”等畸形发展的情况。最终也是为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障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秩序,营造诚信的证券市场氛围。

记者据证监会网站梳理,今年以来截至5月5日,证监会及地方证监局发布47张行政处罚决定书,7张市场禁入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中11张涉及内幕交易,18张涉及信披违规,其中3张涉及财务造假。

对于财务造假,监管层一直“零容忍”。据证监会网站,2019年以来,证监会已累计对22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立案调查,对18起典型案件做出行政处罚,向公安机关移送财务造假涉嫌犯罪案件6起。

“财务造假行为混淆了不同公司之间的竞争实力,也误导了股民投资。可以说严格打击财务造假,就抓住了推进上市公司治理现代化的‘牛鼻子’。金融委会议多次提出打击财务造假,有助于形成严打财务造假常态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刘俊海表示。

相关内容:
A股市场正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向创新创业型企业敞开大门。继创业板改革方案宣布后,红筹...
2020-5-6 9:15:01
在全球疫情引发恐慌性抛售之后,全球各地股票市场最近似乎有了回稳的迹象。比如说港股市...
2020-5-6 9:11:41
五一小长假结束,A股交易时间重新开启,5月的A股市场是否能延续4月的反弹行情?从海外市场...
2020-5-6 9:10:02
“五一”期间,国际资本市场先抑后扬,虽然总体呈现下跌但幅度有限。统计显示,4月北向资...
2020-5-6 9:08:02
近期A股最火的莫过于食品饮料、白酒、医药等内需必选消费,其中白酒龙头股贵州茅台股价...
2020-5-6 9:06:16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