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保监会近日表示,鼓励支持理财资金和保险资金在合规前提下增加价值投资。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险资目前入市程度较低,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可关注险资投资偏爱的行业个股。统计数据显示,春节后以来险资“摸底”146股,从行业来看,包括电子、计算机、传媒在内的TMT行业最受险资青睐。
3月17日,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表示,我国的金融资产估值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无论是对比2008年我国股票市场的市盈率还是美国股市的市盈率都处于低位。短期来看,我国金融资产属于避险资产,长期来看属于价值资产。近期,境外投资者已经在购买人民币资产作为避险资产。
此外,肖远企称,长期以来理财资金和保险资金都发挥了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一是两者资金量都不小,二是两者都是机构投资者,投资更趋于稳定,更注重规避风险,是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者。“接下来,银保监会仍将鼓励支持理财资金和保险资金在合规前提下,增加价值投资。”
专家认为,保险资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可发挥金融市场稳定器的作用。2015年资本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监管层放宽保险资金投资蓝筹股票监管比例,对稳定市场起到关键作用。下一步,监管层或将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保险资金加大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保险资金是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的一股重要力量,能给上市公司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监管部门总体鼓励和支持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入市,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的上限是30%。此前有些保险机构权益投资比例逼近这一上限,并呼吁监管层提高上限。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18.5万亿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约2.4万亿元,占比为13%。相比险资投资30%的上限还有较大的空间。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表示,据险资规模和近两年的入市比例推算,今年险资流入A股的增量资金约为500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与港股、美股等境外资本市场相比,A股市场中散户投资者占比过高的问题一直饱受诟病。而保险资金作为重要的长期资金来源,在其他资本市场中通常扮演着重要机构投资者的角色,对稳定市场有重要作用。中信建投研报称,保险资金作为仅次于公募基金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其权益投资将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有助于提振股市表现。
北京一家保险公司的投资经理对表示,保险资金首先关注的是大类资产配置,在此基础上会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到股票市场。从长期看,未来几十年投资权益市场的收益弹性最好,保险资金就是用长周期的投资穿越短期市场的波动,最终达到自己的长期收益目标。
驰援A股,险资可能会买入那些行业板块个股呢?分析认为,保险资金规模较大,加大投资二级市场权益类股票,毋庸置疑将带来不少增量资金入市,同时险资具备长期资金属性,其在投资一家公司时必先去了解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