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指连涨三日,突破3000点;创业板站上1800点,创出2019年新高。
“A股接连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导致。”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包括经济发展的外部不确定性大幅缓和、国内经济数据改善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0年经济工作等。
“外部环境改善会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但投资者对股市看好的核心支撑,还是来自中国经济内部已经出现的向好变化。”方正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胡国鹏认为,12月份以来多项经济数据呈现改善,这种边际变化是行情的重要支撑点。
从资本市场内部来看,证券法四审在即,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证监会也在多渠道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A股市场生态的改善正在潜移默化间发生。
A股市场自上周五开始出现连续上涨,截至12月17日收盘,三大指数全线上扬,沪指上涨1.27%,报收于3022.42点,北向资金净流入88.06亿元。
胡国鹏认为,市场演绎的逻辑正从政策预期到经济企稳,而经济的变化是股票市场的基础。
今年8月份以来逆周期政策加码,包括8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切实降低实际融资利率、9月份央行全面降准50BP(基点),10月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下调,11月份央行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同时财政部下发1万亿的专项债额度等等。
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又让市场看到更多信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的基调还是偏宽松的。”胡国鹏称。
随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等相继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精神。人民银行会议称,做好明年的金融工作,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突出多项重点工作。
首先是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包括,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注重以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降低民营小微企业社会融资成本,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同时要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改善信贷结构,加大金融对制造业和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等等。
银保监会会议表示,将改进和完善小微和民营企业服务,疏通货币信贷传导机制,促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发挥开发性、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作用,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优化信贷供给结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重,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等。
证监会会议表示,将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紧扣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落实落地,努力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政策层层加码进行逆周期调节,效果也在经济数据上得到体现。
12月16日,统计局公布了2019年1~11月经济数据。11月工业增加值增速6.2%,较10月明显回升,并创下5个月新高,反映工业生产明显改善。同时,基建托底投资趋稳,消费回升并创短期新高。
经济数据回暖,机构集体看多。国泰君安近日发布2020年度全球经济展望称,对于经济主体信心的影响上,基建短期来看可能将是决定性因素之一,明年上半年在财政充当主力阶段,年初的基建投资发力是否出现“超预期”将是市场预期修复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经济未来两三个季度稳定在6%的增速是有一定支撑的。而且,经济结构性优化正在发生。”胡国鹏对记者分析称。
除了经济基本面预期发生变化,资本市场本身生态也有望加快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