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退坡,带来动力电池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今年以来,动力电池企业资金链及债务问题频频爆出,市场份额继续向头部企业集中。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动力电池行业短期仍将在低谷徘徊。随着新一轮汽车配置周期的结束,2020年市场有望迎来反转。
政策方面连续释放积极信号。12月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分析人士指出,若以2025年新车销量3000万辆计算,该《规划》的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将达到750万辆左右。此外,技术研究重心由之前关注燃油车降低油耗,转变为关注动力电池与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作为我国当前和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落地后将为今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相关规划提供政策依据,长期利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同时,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加速。德国政府日前宣布,拟从2020年开始,将插电混动汽车补贴从现有的3000欧元提高至4500欧元;针对价格高于4万欧元的电池驱动汽车,补贴增至5000欧元。
招商证券指出,德系车企电动化进程再加速,将推动海外电动车开启新一轮增长。同时,中国的中游厂商在配套电池产业上目前已发展较为成熟,在全球电动车中游产业链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未来进一步提高全球电动车供应链渗透率只是时间问题,中游厂商持续受益。
国内优秀的动力电池厂商已走向海外市场。以宁德时代为例,今年10月,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家海外工厂正式破土开工。根据计划,欧洲工厂开工面积23公顷,生产线包括电芯及模组产品,预计2022年形成14GWh的产能,其产品将为宝马、大众、戴姆勒、捷豹路虎、PSA等全球知名车企配套。
而特斯拉中国工厂的正式投产,也对国内电池产业链起到积极的提振效果。
当升科技上述负责人表示,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对整车厂商、电池厂商以及上游材料供应商影响深远,倒逼企业把技术做好。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将加速电池配套国产化。“前提是有技术、有品质。”
“凛冬”之际,动力电池企业开始摸索降本增效的发展之路,探索技术路线是动力电池企业的重要选择之一。随着补贴退坡幅度的超预期,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于三元锂电池的成本优势逐步扩大。
比亚迪有限公司锂电池事业群深圳研发中心副总监江文锋认为,目前动力电池的市场导向趋势愈加明显。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高,磷酸铁锂电池BOM成本会继续走低,远低于三元811电池,预计成为后补贴时代的重要选择之一。
事实上,多家整车企业在乘用车上逐步增加磷酸铁锂电池比例。比亚迪计划于2020年推出全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提升50%,寿命长达8年、120万公里,成本下降约30%。而江淮汽车、北汽新能源、合众新能源、南京金龙、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汽车等车企也在坚持研发和销售磷酸铁锂车型。
此外,拓展海外市场是动力电池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策略。以蜂巢能源为例,作为动力电池领域里的新秀,蜂巢能源计划在欧洲建立生产线。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红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我们已经初步筛选出几个厂址的意向地,目前正在与对方进行沟通,要对他们提供的各项政策条件进行研究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