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铁第一股”即将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11月14日,国铁集团控股的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沪高铁”)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会议审核通过,并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此时,距离10月22日首次向证监会申报上市材料,仅过了23天。
京沪高铁的上市,标志着铁路股份制改造取得重要进展。京沪高铁实现上市,将大大缓解铁路的负债率,有效降低财务杠杆。同时,通过上市规范与公众监督,也有助于改善及提升公司的管理运营效率。
成功过会
京沪高铁上市,被视为混改的重要一环。
据了解,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于2011年6月30日开通运营,纵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等七省市,是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的主要铁路大干线,区域人口密度大,城市化程度高,经济发达,客源充沛,经营效益持续稳步增长。截至目前,京沪高铁已安全运营超过8年,累计发送旅客近11亿人次。
据国铁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京沪高铁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5年实现盈利,符合上市条件,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高铁第一股”。
“推动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是国铁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加快推动股份制改造决策部署、实现铁路优质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是国铁企业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资本结构优化调整、推进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在我国铁路改革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上述国铁集团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强调,京沪高铁公司具有稳定成长性,上市后将为我国股市注入绩优蓝筹股,有利于通过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铁路运输主业资本扩张、高效发展,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有利于提升列车开行效率和高铁服务品质,为广大旅客创造更加美好的旅行生活;有利于国铁企业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形成行业示范效应;有利于建设安全高效、服务优质、业绩优良的世界一流高速铁路标杆企业。
据了解,京沪高铁公司上市后,将有利于扩大经营范围,增强辐射效应,带动相关线路持续发展。
此次募集资金将收购京福客专安徽公司部分股权,运营管理其管内的合蚌高铁、合福铁路安徽段、郑阜铁路安徽段和商合杭铁路安徽段等高铁,可有效缓解京沪高铁徐蚌段运输能力饱和现状,提升京沪高铁全程利用率,增加区域路网客流密度,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做强做优做大高铁运输企业。此外,公司将持续推动同业并购扩张,探索与京沪通道内的其他重点线路的衔接,进一步增强路网协同效应。
未来或有更多铁路资产上市
京沪高铁属于《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的实行资产证券化的高速铁路企业,之前已具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条件。
作为中国最赚钱的高铁线路,京沪高铁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62.58亿元、295.55亿元、311.58亿元和250.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9.03亿元、90.53亿元、102.48亿元和95.2亿元。若按2018年实现净利润102.48亿元计算,京沪高铁平均每天净赚28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