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过去的周末,除了欧洲中央银行降息,资本市场虽然没有进一步的重要消息出来,但针对近期的资金流向及宽松不断加码的消息动向,不少机构却罕见密集的发布了后市策略报告,风向几乎无一不乐观向上。国盛策略认为,四期叠加,做多窗口继续;天风策略认为,不必急于兑现,反弹窗口期仍将延续;海通策略的荀玉根、李影团队更是发布了《加速前的热身》策略报告认为借鉴历史,上证综指2733点附近可能是牛市第二波上涨起点,对应波浪理论的3浪,即牛市主升浪。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认为,随着我国逆周期政策的实施,预计年底之前经济有望回暖。这次降准也不是一次性的政策,可能开启了宽松周期,未来央行还会采取包括降准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甚至不排除降息的可能性。相对而言,我国股市和债市的吸引力大增,加上外汇管理局放开QFII和RQFII投资额度限制,外资将加速流入中国资本市场。
近日,A股国际化再提速,前有标普道琼斯指数纳入A股,后有QFII、RQFII取消投资额度限制。在各种消息刺激下,素有“聪明外资”的北上资金近期也备受关注。自8月29日至今,北上资金连续11日净流入,连续流入天数创年内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统计显示,近11个交易日以来,24个申万一级行业的持股数量有所加仓,其中16个行业持股数量增超5%,占比近六成。具体来看,采掘行业最新持股数量合计12.69亿元,增幅居首,超过19%;其次是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行业,加仓幅度均超过15%;另外,银行、有色金属及建筑材料等4行业持股数量均增加10%以上。与此同时,休闲服务、农林牧渔及综合、计算机行业最新持股数量较8月28日下滑。其中,休闲服务行业减仓幅度较大,超2%。不难发现,传统行业近期受资金关注度较高。这主要与这些行业的估值水平较低,且前期一直未有过较大涨幅有关。
全球央行奔跑货币宽松大道杨德龙:中国股债吸引力大增
随着美联储宣布降息,全球多国央行进入到降息周期。欧洲中央银行12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宣布下调欧元区隔夜存款利率至负0.5%,同时维持欧元区主导利率为零、隔夜贷款利率为0.25%不变。这是欧洲央行自2016年3月以来首次调降欧元区关键利率。欧洲央行还调整了前瞻性指引,预期欧元区关键利率将“保持或低于当前水平”,直到欧元区通胀前景有力地趋向且足够接近政策目标。
在非常规货币政策方面,欧洲央行决定从11月起重启资产购买计划,每月购债规模为200亿欧元。为增强利率政策宽松效果,购债将持续足够长时间,预期在欧洲央行首次加息前结束。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当天表示,通过新的宽松政策,欧洲央行向欧元区加大了货币刺激力度,以确保欧元区有利的融资条件,支持欧元区经济扩张。
德拉吉表示,7月货币政策会议以来的一系列数据表明,欧元区经济持续疲软,国际贸易等方面下行风险突出且通胀回升乏力。面对当前欧元区经济形势,财政政策应该发挥主要作用。他呼吁有财政空间的欧元区国家政府应及时有效地采取行动。
中国央行没有跟随降息,而是决定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据测算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韧性,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巨大,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消费现在已经成为推动GDP增长最重要的引擎。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包括推动一些城市,取消或者放开汽车限购、推动绿色家电的使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