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2019年已经注定拥有一席特别的位置。这不在于有什么样的行情,也不仅仅是因为科创板横空出世。据报道,不久前,证监会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座谈会,圈定十二项重点改革任务。这意味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正式出炉,这也意味着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开始升级换代,市场“新生态”就要脱颖而出。
上市公司一直被称为市场的重要基石。必须承认,这些基石迄今的表现不够给力。有的松动,有的被发现下面其实就是一个坑。上市公司挖的坑太多,基本上成为市场共识。显然,正是有鉴于此,在证监会最新圈定的十二项重点改革任务中,其中之一就是“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提出“制定实施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切实把好入口和出口两道关,努力优化增量、调整存量。严把IPO审核质量关,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畅通多元化退市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
很多上市公司不仅不堪基石之任,甚至乱象丛生,坑蒙拐骗的事情屡禁不绝,不能不说和法治环境不够给力、市场缺乏法治威慑力有重大关系。于是,在十二项重点改革任务中,出现了这样一项:“进一步加大法治供给。加快推动《证券法》《刑法》修改,大幅提高欺诈发行、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和中介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用好用足现有法律制度,坚持严格执行,提升监管威慑力。”
对于那些心存不轨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候;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候。在十二项重点改革任务中,当然没有遗漏“加强投资者保护”。证监会强调,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探索建立行政罚没款优先用于投资者救济的制度机制。推动修改或制定虚假陈述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相关民事赔偿司法解释。
让市场成为投资者的天堂,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的恶劣生态环境,才能对更多长期资金形成吸引力,才能反过来更进一步推动市场生态的脱胎换骨。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打造市场新生态并非朝夕之功,可一蹴而就。但是,面对这样一个近乎全新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会等来一个美好的结果: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不仅会给投资者带来更丰厚的回报,也注定会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强大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