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在第七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多个政府部门表示,将构建网络空间综合防控体系,全面推进网络安全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网络安全行业发展起来是当务之急,要携手共建互联网安全大生态。当日网络安全指数上涨5.73%,多家网络安全类上市公司股价涨停。
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杨宇燕表示,为了做好网络安全工作,工信部正在从四方面体系化推进网络安全建设。一是完善政策法规。全面落实网络安全法,强化网络基础设施保护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定出台《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二是健全安全监管机制。统筹运营安全评估、风险通报等监管手段,加大网络安全防护检查和威胁治理力度,构建起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闭环监管体系,注重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三是强化网络安全技术保障。加快推进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威胁信息共享、应急管理等技术手段的建设,提升网络安全手段建设水平和保障能力。四是推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支持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的建设,推动建立北京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同步推进国家园区的整体布局,促进网络安全产业高端集聚发展,拓展深化网络安全试点示范。
为进一步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杨宇燕建议,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互联网企业应切实担负起和自身影响相匹配的责任,形成示范效应。推动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创新突破。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安全、人工智能安全、5G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构建多领域、多层次的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体系。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风险。构建良好的网络安全生态,引导重要行业及重要领域加大网络安全的投入。推动网络安全技术成果转化,促进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应用普及,充分调动网络安全企业、网络运营商、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全社会的积极性。
网信办网安协调局副局长李爱东表示,一是坚持防范威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要加快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明确安全保护的范围和保护对象,防止范围过宽和概念泛化。二是坚持强基固本,大力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三是坚持教育为先,大力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四是坚持合作共赢。深化网络安全技术、人才、标准、规则等方面的互动交流,携手应对全球性网络安全风险挑战,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李爱东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7.7%。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7.2万亿元,占GDP总量32.9%。我国正加快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5G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启动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中国正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不断迈进。
李爱东强调,要清醒看到网络安全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网络空间竞争更加激烈,网络安全威胁持续上升,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各方一起努力,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巡视员、副局长郭启全表示,应对网络战应该从实战化、体系化、常态化角度去落实,构建网络空间综合防控体系。要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御,从静态防御到动态防御,从单点防护到整体防控,从粗放防护到精准防护。
携手共建互联网安全大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