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妍指出,好的投资应在合理风险下获得更高收益。考虑到科技创新具备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加上科创板实行的是新发行和定价机制,科创板投资会更加考验长线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公募基金)的专业投研能力。
王妍认为,科创板投资首先要控制好风险,避免选择明显有瑕疵以及不利于研究跟踪的标的;其次才是发挥公募基金管理人的研究优势,在相关领域及细分子行业中,通过对行业空间、竞争格局、产业链优势及技术壁垒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及评价,选择出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出色的科技企业。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对记者表示,科创板企业相对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在业绩变现方面也有一定不确定性,投资者要理性对待,不可跟风盲目炒作。杨德龙建议“用一级市场的思路投资二级市场”。他指出,投资者首先要控制资金,投资科创板的资金比例不超过20%;其次是通过分散投资减低组合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基于风险考虑,个别公募却表现出了明显的保守策略。
深圳某公募人士李唯(化名)对记者指出,他们的投资思路是自下而上的选股导向,要对一家公司的基本面有了较为透彻的研究后,才可能将之纳入股票池。“目前来看,科创板企业的质地分化较为明显,短期或许不会深度参与。加上科创板涨跌幅约束较其他板块有所放宽,预计初期的市场波动会对投资收益有所影响。”对此,李唯向记者透露到,目前该公司有不少打新策略基金准备在中签后于新股上市当天就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