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公告称科创板将于7月22日正式鸣锣开张。这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又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性时刻即将到来。那么,首批挂牌的科创板企业有哪些?相关的影子股又有哪些呢?
“打新热潮”本周到来 7月22日正式开市
7月8日澜起科技将进行发行申购,网上申购上限1.55万股。
7月10日容百科技、光峰科技、中国通号、福光股份、新光光电、中微公司、乐鑫科技、安集科技、铂力特将进行发行申购,网上申购上限分别是0.85万股、1.15万股、25.20万股、1.05万股、0.70万股、1.00万股、0.50万股、0.35万股、0.35万股。
7月11日心脉医疗、南微医学、虹软科技、西部超导将进行发行申购,网上申购上限分别是0.40万股、0.95万股、0.75万股、0.80万股。
7月12日方邦股份、瀚川智能、沃尔德、天宜上佳、交控科技、航天宏图将进行发行申购,网上申购上限分别是0.55万股、0.75万股、0.55万股、0.90万股、1.00万股、1.15万股。
科创板22日鸣锣
首批上市25家公司
7月5日晚,上交所发布消息称将于7月22日举行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仪式,首批上市的企业一共有25家。这意味着,科创板鸣锣正式步入倒计时。
上交所表示,目前,科创板规则体系基本齐备,拟上市公司受理审核稳步推进。此外,涉及上市交易的相关业务系统均已上线并平稳运行。首批公司上市前,还将对交易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和业务通关测试。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教育有效推进,首期科创板拟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培训班成功举办。
至此,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交易的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自2018年11月5日被首次提出以来,科创板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期间的一系列进展确实是神速推进——从提出设立科创板至科创板开锣,仅用时8个月17天;自科创板3月22日受理首批公司至7月5日提出开设时间,104天内受理公司数量达142家;自6月5日科创板上市委举行首次审议会议,1个月内已经产生31家过会公司,其中25家经证监会批复同意注册,成为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
合计募资310.89亿
涉及保荐机构11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25家科创板公司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据了9个席位;专用设备制造业占了8个席位。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占了3个席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了2个席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各有1个席位。
具体来看,首批25家科创板IPO合计募资金额为310.89亿元。其中,中国通号募资金额最多,高达105.00亿元,位居榜首,比第2名澜起科技23.00亿元的募资金额高出356.52%。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通号在首批25家上市公司中资产、营收、净利润规模均居首位,2018年营业收入达400.13亿元,净利润达37.17亿元,也是科创板首家上市央企、首家“A+H”股上市公司。
第3名至第10名分别是容白科技、虹软科技、方邦电子、乐鑫科技、华兴源创、光峰科技、天准科技、中微公司,募资金额都在10亿元以上。剩下的15家科创板企业募资金额3.03亿元至9.69亿元不等。
这25家科创板公司涉及保荐机构一共11家。其中,中信建投保荐公司数量达6家,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分别以4家、3家紧随其后。
归母净利复合增长率达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