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4月份,国家核安全局批准核电相关项目明显有所提速。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消息,国家核安全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对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提交的台山核电厂1、2号机组运行许可证申请书及其相关文件进行了审查,认为该申请是可以接受的,决定颁发台山核电厂1、2号机组运行许可证。
其中,根据许可证内容,台山核电厂1号机组有效期限至2058年4月9日,台山核电厂2号机组有效期限为自首次装料之日起40年。
与此同时,今年4月以来,国家核安全局批准了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提交的《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厂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质量保证大纲(设计与建造阶段)》《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厂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质量保证大纲(调试阶段)》。
此外,国家核安全局还批准了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提交的《福建福清核电厂5、6号机组调试大纲》。
近期核电板块持续活跃
据了解,自2015年核准8台新建核电机组后,我国核电行业经历了三年多的“零审批”状态。但在4月1日召开的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透露,“中国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发展核电,今年会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这也被业内视为核电“重启”的信号,核电行业有望迎来复苏之年。
核电“重启”背后是广阔的市场。按照此前国家提出的核电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全国核电将投产约3000万千瓦、开工3000万千瓦以上,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以此预计,每年将要开工6-8台核电机组。若以每台投资100亿-200亿元计算,投资规模可达千亿元。
根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内地在运核电机组45台,装机容量4590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1台,装机容量为1280万千瓦,规模居世界第一位。市场人士表示,近期核电板块持续活跃,与消息面刺激有直接关系。而市场的强烈反应则凸显出核电产业广阔的市场空间。由于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与波动性,核能作为唯一可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稳定低碳能源,在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9)》表示,到2030年我国核电发电量有望超过美国和其他国家,到2035年发电量占比将从目前的4.22%上升到10%。以此测算,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中国核电装备国产化制造能力完全可以满足核电发展需要,预计2035年前后中国核电装机规模可达1.5亿千瓦左右,核电在中国清洁低碳能源构成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按照《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中国需要在2019至2020年开工建设30台单机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总投资有望高达6000亿元人民币。有券商分析师表示,核电由于发电的稳定性,经济性和清洁环保等优点将成为替代“煤电”的最理想电源。未来五到十年我国将迎来核电投资的黄金期。
核电设备国产化率高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统计,2018年以来,我国三代核电机组投运新增数量明显,AP1000三门核电站1、2号机组,AP1000海阳核电站1、2号机组以及EPR台山核电站1号机组。这意味着,随着三代技术首批依托项目陆续建成,系统设计、关键设备制造、施工制造、调试等各阶段的技术、工艺流程均得到验证和固化,为后续三代核电的关键设备国产化、标准化以及批量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