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新科技(300424)利润出现小幅下滑,航空维修业务协同效应将现
事件
1月30日,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002.25-6002.69万元,同比下降25%-10%。
2月19日,公司发布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MMRO收购DMHB.V公司全部股权,交易价格预计为794.76亿元,约合人民币6074.91万元。
利润出现小幅下滑,设备研制与保障业务低于预期
1月30日,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002.25-6002.69万元,同比下降25%-10%。报告期内,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由于设备研制与保障业务受到客户机构调整等因素影响,部分合同签署及付款进度延后导致未能确认收入;收购MMRO产生中介、利息费用2200万元于报告期内确认拖累当期利润;航空维修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市场毛利率下滑。
我们认为,公司在营业收入规模上实现增长,军品合同签署及付款延迟现象有望在今年得到缓解,航空维修业务积极进行外延拓展,未来或将进一步发挥国内外市场协同效应。
布局整合全球民航维修,MMRO经营表现良好
2月19日,公司发布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MMRO收购DMHB.V公司全部股权,交易价格预计为794.76亿元,约合人民币6074.91万元,所需资金全部来自于自筹。
截至2018年9月30日,DMHB.V公司资产总额为359.6万欧元,实现营业收入727.8万欧元,较2017年全年505.5万欧元出现较大幅度提升,实现净利润42.4万欧元。DMHB.V公司主要从事航线维护服务,在欧洲和非洲分别拥有4家和6家维护站点,是荷兰唯一一家第三方独立的宽体机身维修提供商。
民航国际航线客运量自2017年Q4至2018年初开始回升,2018年以来民航国际客流运输量同比+14.80%。我们认为,通过本次收购,公司将加强在欧洲、非洲地区的业务布局,不仅与MMRO公司窄体飞机维修业务形成互补,随着出境旅游和国际客流运输量的提升,未来将充分发挥与国内航线维护业务的协同效应,公司在民航维修板块的前期布局或将迎来收获期。
深耕民机维修领域,积极延伸拓展海外市场。2018年,公司完成收购爱沙尼亚Magnetic飞机维修有限公司(MMRO)100%股权,开启民机维修及保障全产业链布局进程,未来将全面整合全球民航维修业务。完成收购后,MMRO经营情况良好,与公司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大幅增厚公司民机维修板块业绩。
机载设备业务发展迅猛,ATE、PHM贡献新业绩来源
传统机载设备需求稳步增长。国外新型军机中机载设备价值占比已超过40%,大型客机中机载设备价值占比均高于30%。民航方面:根据工信部统计,未来十年民航机载设备空间约在5400亿左右;军航方面: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两者叠加,造就军机机载设备6000亿市场空间。
公司潜心廿载致力于自动检测,已逐步成为我国目前交付数量和使用基地最多、保障水平最高、业务潜力最大的航空维修产品研制企业。
报告期内,多项机载设备、测试设备及保障产品完成鉴定,无人机、船舶等领域取得突破进展;在机载产品研制上获得多项突破,某型号小型化飞参系统和综合数据采集器已研制成功并装机试用,多型号的直升机振动监控与健康诊断系统已通过鉴定并装机试用,并已经开展PHM、CMS、VDR等产品的研制批产工作。
2018年10月17日,公司发布公告,自主研制的某新机型机载设备完好性使用与检测系统(HUMS)和综合数据采集系统顺利通过某新产品技术鉴定审查,为该机型国内首批通过技术鉴定审查的机载设备,将根据装备计划批量装机。
HUMS设备主要应用于直升机装备,我们认为,国内陆军航空兵与海军航空兵部队对于如新型通用直升机在内的等各型号直升机装备的需求较大,HUMS产品批量装机后或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深耕航空维修二十余载,技术业内领先
公司具备对70余种机型(含民航运输、通用航空和军用航空)、3000个项目、24000多个件号机载设备的深度维修能力。
民航方面:据预测,中国2018年维修市场规模将达到75亿美元,其中附件维修产业约16.8亿美元,未来十年的维修支出年均增长率将高达10.1%,维修市场规模将增加160%以上。
军航:实战化训练放大军机装备维修需求,军民融合东风下军机维修业务有望更多流入民营企业。多重利好下,公司航空维修及服务业务有望稳步增长
新设与收购并举,全面布局航空维修产业链
2017年,航新科技设立天弘航空、新龙工程两家子公司,进军飞机拆解领域。飞机报废飞机部分零部件损耗较小,有较大循环利用的空间,利润丰厚,利润空间达成本价2~7倍。
据专业机构测算,如若未来20年间从中国市场上退役的客机都流向飞机拆解回收市场,产值将达百亿美元,利润将达20亿美元。同时,公司21倍PE收购MMRO,增厚了上市公司业绩,并借此进军欧洲市场,初步完成航空维修全产业链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军民业务齐头并进,民航维修全球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机载设备业务发展迅速,航空维修及服务有望稳步增长,初步完成航空维修全产业链布局,收购标的经营状况良好,业务空间更加广阔。预计公司2018年至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2亿元、1.06亿元、1.3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33%、103.85%、31.24%,相应18年至20年EPS分别为0.22、0.44、0.58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80、40、30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