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上市公司回购呈现井喷态势,进入2019年,上市公司回购热情进一步升温。
记者梳理发现,高金额回购、高比例回购的案例不断涌现。有机构认为,自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回购已作为一种公司的正常经营行为被人们所接受,而回购新规的出台令上市公司的回购更为灵活和多样化,市场的反应也更加理智,上市公司的回购更多地开始长远规划,回购行为的长期效应也在显现。
回购呈现四大特点
在依旧热潮汹涌的回购中,可以看到,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是大金额回购频现,不仅亿元以上的回购很常见,10亿元的回购大单也频繁出现。
1月16日晚,招商蛇口公告称,公司拟不低于20亿元、不超过40亿元,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23.12元/股。若全额回购且按回购总金额上限和回购股份价格上限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为1.73亿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19%。
在一周前的1月10日晚间,TCL集团宣布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回购预案。根据预案,公司拟回购总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2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3.80元/股。
1月3日晚间东阳光科也公告称,拟以不超过11.53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10亿元且不超过20亿元。
中天金融1月4日晚间发布第二期回购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金融机构借款及其他筹资方式回购股份,回购的资金总额不超过36.83亿元。
从回购的实施情况来看,此前备受市场关注的大金额回购案也在推进或者已经完成。1月10日,美的集团发布了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公告,已完成支付金额约40亿元(对应9511万股)的股份回购案。据统计,这笔交易成为自2017年来的最大股份回购案。
证券时报·e公司统计发现,截至1月17日,今年以来已经有74家公司发布了回购预案,有超过400家公司发布了预案相关的公告。其中,多份回购涉及金额在亿元以上。
第二个特点是高比例回购频频出现。
中核钛白1月4日晚间发布了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预案(第二期)的公告,回购总金额为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5元/股,回购股份的实施期限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预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如按照全额以最高价回购,则预计回购股份约为2亿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2.57%,则中核钛白有望创造A股历史上回购股份占比最高的新纪录。
另据统计,金发科技、海鸥住工、嘉化能源、美克家居4家公司回购占总股本比例均在10%以上。如金发科技曾宣布,拟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最高不超过20亿元,最低不低于10亿元,若以回购资金上限2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6元/股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总数为33333.33万股,占公司目前已发行总股本的比例为12.27%。
第三个特点是上市公司回购资金来源多样化,除了自有资金,上市公司还通过借款、发行可转债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
如招商蛇口宣布,此次回购中,公司自有资金的比例不低于20%,其余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等其他合法资金。
TCL集团也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自筹资金及其他筹资方式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
天创时尚1月11日晚间披露公开发行可转债预案,发行总额不超过6亿元,将投资于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回购股份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回购股份计划投资额1亿至2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