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弹渐入佳境,指数连续整理上攻,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证指数已经站上2550点,反弹即将来到前期2560点下的压力位,同时,上证50指数也站上了2350点,面临向上的压力。近期市场面临题材股连续表现,但反弹幅度开始出现减弱的情况,新热点暂未出现持续表现的情况。纵观1月4日以来的上涨,微观的热点包括券商、军工、汽车、家电、特高压等,行情没有主线、热点切换快,除了特高压外,其他板块共同的特征都是放量快速上涨,出现两三根阳线后开始阴跌,行情看起来热闹,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实际很难操作。
天风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市场都在试图判断春季躁动的风格,但事实上历年第一季度整体来看,都不会出现风格的分化,各个大类板块的表现较为均衡,因此,4月季报期之前可以部分仓位战术性在春季躁动中尝试一个风格,但战略性对某类风格全仓下重注的性价比较低。
从历史上来看,2001年至今总共有23次反弹,其中有8次为可持续的反弹,即幅度约在10%以上,上涨持续时间多在20个交易日以上。而其他15次则为昙花一现的反弹,要么空间有限,要么反弹时间较短。
方正证券策略团队指出,可持续反弹的催化剂往往能明显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包括缓释市场下跌核心负面因素、释放强烈宽松信号、政策组合拳等。而昙花一现反弹的催化剂提升风险偏好的程度有限,原因在于催化剂难以根治市场核心忧虑、停留在预期或局部层面、具备一定突发特点而不具备持续性等。目前市场处于政策变化引发的反弹阶段,是否持续取决于政策力度以及外围因素的最终结果。从短期来看,本轮反弹的催化剂是央行全面降准、高层强调普惠金融以及外围因素有阶段性进展,处于政策变化引发的反弹阶段。中期反转仍需等待,反转的契机来源于三个信号:一是外部因素的明显改善,二是房地产变化对市场的冲击体现,三是底线思维作用下稳增长力度进一步增强。市场反转必须满足经济预期改善或者流动性宽松,政策的变化除非能够引发经济预期改善和流动性持续宽松,否则认定为政策变化带来的反弹。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也表示,躁动行情分为两种:一是上证综指最大涨幅超过10%、持续10个交易日以上,即“可为躁动”,二是涨幅较小、持续时间短,即“难为躁动”。目前政策面正能量和基本面负能量对比不如2449点时,1月4日以来热点凌乱、主线不明,目前行情是“难为躁动”。应对策略方面,战略乐观、战术务实。历史上指数年线有下影线是较大概率事件,等待流动性的量价指标改善、改革减税落地,那时是挥棒击球的好时机。
关注两主线
在目前的市场,主线不明,对于反弹应该多个心眼。对于后市,国金证券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表示,站在当前时点,预判2019年A股市场将由“反复筑底”到“结构牛市”。年初不急于进攻,静待科创板相关细则出台,静待企业盈利年报以及一季报的披露;上半年仅存在交易性行情(如2月份等),参与的同时需注意降低预期收益率。
李立峰表示,当前A股处于历史估值的低位,待其风险逐步释放后,趋势性机会也就悄然而至了,整体来看,2019年A股机会远大于风险。从A股运行节奏来看,更看好市场下半年A股结构性的机会,券商和新兴成长优于传统蓝筹板块。
对于市场配置,方正证券表示,结构性机会关注三条线索,一是逆周期对冲的行业,包括电力设备、火电、铁路等;二是行业趋势性机会,包括5G、光伏、生猪养殖等;三是避险属性的资产,例如黄金白银等相关股票。需要规避后周期的行业例如银行、煤炭、钢铁、石油化工等。2019年整体风格上相对偏向成长和消费,低配银行和强周期行业。
同时中信证券也提出,在盈利增速下行和商誉减值阴霾难散的压制下,A股的修复过于依赖政策。春节前后的失业压力过大,倒逼政策“强刺激”,涉及降息、非标甚至地产,一直是不少资金短期博弈政策的重要逻辑。建议跳出看短做短的“稳就业”政策博弈思路,从中周期寻找本轮就业调整背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