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一步而言,当前对经济增长压力和事件不确定性担忧所代表的下行阻力线和对政策暖风和事件缓和预期所带来的上行支撑线正逐步趋于收敛,表现为震荡区间内的每一次小级别反弹和回调力度(幅度和成交)均在减弱。历史上,指数长期维持震荡收敛的可能性不高,在走势末端会选择方向。市场若在短期内走出震荡收敛形态,说明下行风险因素和上行风险因素对市场影响已打破均衡状态,多空力量重新分布将形成短期价格趋势。
在多空交织的背景下,不难发现,近期市场估值和投资者情绪均趋于极端收敛,A股主要指数当前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很多投资者抱着一种“看多不做多”的心态,等待最后一跌。不过从以往经验看,一致性预期通常都错了。没人知道什么时候是市场最后一跌,不少机构也倾向于也许最后一跌已经发生了,未来上涨概率大于下跌。以往的经验同样显示,只要主要指数的下跌空间不大,各路资金便将开始布局动作。更何况目前行情已行至年末,资金也将会为来年做准备,必然会在近期调整仓位结构,为来年的投资方向打下提前量。因此后市资金加仓偏好其实才更应是当前投资者所应关心的话题。
风格决断仍有分歧
华鑫证券表示,股市向来是经济的晴雨表,更多的是反映经济的预期变化。目前2018年经济回落预期已成共识,但尚不知道2019年经济何时真正触底,所以对场内投资者而言,这始终是压制风险偏好的最核心因素,也导致A股市场很难迎来持续性的增量资金流入,而存量博弈下的行情将很难存在有趋势性的机会,不过震荡行情是值得期待的,因而后市应注意行情发展的节奏,近期外围市场的波动,一定程度上或会传导至A股市场,加深投资者恐慌情绪,短期不排除指数还有下行的空间。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在政策利好释放背景下,2600点下方其实已是一个良好的配置性机会,总体而言机会要大于风险,并不需要过分悲观。
不过,着眼于后市确定性机会而言,针对未来可能的资金调仓,机构间却呈现一定分歧。
国泰君安强调,从结构上来看,在当前预期反复波动之下,风险偏好弹性与防御性需两手抓,更加看好上证50和中证500在当前市场风格状态下的相对表现。从行业层面来看,该机构认为,经济下行担忧与政策对冲力度加大预期共存,周期板块更多体现为政策驱动式的博弈性机会,消费板块景气高点已于2018年三季度出现。短期风险偏好企稳过程中,制造业中的TMT仍受益于弹性较高优势,看好银行地产低估值龙头股、黄金、公用事业等具有防御属性领域相对收益机会。
而广发证券则认为,以上证50及沪深300为代表的大蓝筹绝对估值虽仍具优势,但修复反弹空间有限,与之相较,创业板估值弹性较大存在阶段性修复机会。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证200及中证500指数,目前PE分别处于历史约1.4%及1.8%分位,长期的配置性价比相对更高。
展望后市,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处于盈利空窗期的市场,抛开风格之争,短期反弹的动力仍将主要来自估值的提升。虽然目前市场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都已不再边际恶化,但在进一步指引明确前,A股向上之路料仍将出现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