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工信部发文确认已向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发放5G系统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5G时代正以超预期速度变成现实。
12月7日,以“5G连接新时代”为主题的2018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主论坛在广州举办。据悉参会人数超过20万,参展企业达220余家。中国移动认为,5G时代的到来将全面释放数字经济增长新动能。通过丰富的智慧化场景应用,5G可为各行业的飞速发展打开全新的风口。
美国高通公司则于12月5日在夏威夷发布全球首款面向5G手机设计的芯片骁龙855。目前除苹果、华为外,所有公布计划于2019年发布5G手机的厂商,其5G产品设计均基于高通骁龙芯片与基带芯片。
5G手机已到家门口
多家厂商已公布计划2019年实现5G手机量产,表明5G已经来到“家门口”。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期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高通展台近距离观察体验了搭载高通骁龙855芯片的首批5G手机,包括小米、中兴等品牌。
12月8日,参与最关键的两项5G技术——毫米波和多天线(MIMO)技术研究的高通中国区研发负责人徐晧在采访中表示,5G能够带来的最明显提升将体现在传输速率上,“用户使用5G手机时不会受到流量速度的影响。5G能够实时、快速地下载APP和视频,是一个比较好的用户体验。”
徐晧说,从技术角度讲,只要是支持5G连接,即利用5G频谱和带宽、通过5G制式来连接基站的手机均可被称为5G手机,但这对真正意义上的5G手机远远不够。
“(5G手机)还要配备高性能的摄像头及强大的AI算法,因此5G旗舰机除了在通信技术上更新换代,其他配置也会相应提高,比如处理器需要具备人工智能特性。”他表示,“高通骁龙855移动平台不仅支持5G通讯,运算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不过,外界似乎不能对首批5G手机期待过高。12月13日,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对首批5G手机用户而言,能够体验到的最明显变化就是在高清视频方面。“视频流体验会有明显变化,但其他很多应用还在开发中。”他说,“甚至还会有一些不太好的体验,比如手机可能发热。”
孙燕飚指出,从3G到4G,发热是每一代手机必然会出现的问题。“然后再去逐步解决,这是每一代手机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他还表示,发热即意味着耗电量大,手机续航能力或许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在他看来,在抓到用户痛点的应用出现之前,相比4G手机,5G手机可能不会带来巨大改变,某些方面的表现可能还会逊于4G手机。
“这一批也不能被称为真正的5G手机,明年其实也是试商用。”孙燕飚说,“这批5G手机研发的成就在于,无论是高通,还是华为,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拿出5G产品,这是最杰出的贡献。”他认为,只有通过首批5G手机的探索,后续5G应用才会逐步到位,最终迎来“最厉害的5G应用”。
VR等领域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