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江资本产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科创板纳入企业的界定目前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产业内容与产业标准。如果仅看产业内容,生物医药行业中,进行医药研发、器材研发、互联网诊疗等具有创新科技内容的企业,都将有望成为科创板纳入企业的首选。但此后,监管机构对企业的审核重心将放在产业标准上,例如企业规模、营收情况、研发投入比例等,都或将成为限制门槛。照此看来,企业仅从事某一科技创新行业只是门槛之一,如何运营发展才是纳入科创板关键所在。虽然目前各省市暂未制定统一选择标准,但随着相关制度的逐步出台,以及注册制试点的明确落实,未来企业的进入、退出准则也将更加清晰。
瞿镕向记者表示,大部分企业还是处于观望状态,毕竟优秀的企业可以去中国香港或者美国上市,科创板给企业提供了一个选择。如果未来科创板对投资人有门槛要求的话,交易是否活跃也是企业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