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多项支持民企的措施出台, 民企投资信心有望进一步增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7%,增速与1-8月持平,比去年同期高2.7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3.3个百分点。这表明民企投资的信心在增加。民间投资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11.3%,制造业投资增长9.5%,服务业投资增长9.1%。
中央层面,对清理民营企业欠款也作出了安排。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政府部门和国有大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要进行清理, 国办牵头督办,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审计部门要介入。凡有此类问题的都要建立台账,对欠款“限时清零”。严重拖欠的要列入失信“黑名单”,严厉惩戒问责。对地方、部门拖欠不还的,中央财政要采取扣转其在国库存款或相应减少转移支付等措施清欠。
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中心主任陈乃醒建议,下一步应建立推动中小企业的专业发展基金,分行业、分专业、分产品来建立基金,如汽车零部件基金、小型制药厂发展基金。而各地出政策也应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企业而异。
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市场调研,生产对路产品,通过创新改革体制,创新新产品,改造老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虽然这些都是老话,但始终存在这些问题。做好这些,企业自然会发展。”陈乃醒说。
不过,要解决土地、劳动力以及各个能源资源价格上升,核心还是要改革。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要加快市场化改革的落地步伐,比如非市场化的去产能,导致上游钢煤企业不用创新,价格持续上升,而下游的竞争性民企成本大涨,很多企业很难生存了。“十八届三中全会说了要让市场起到根本性配置作用,现在这个东西一定要落实。”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