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庆明指出,人民币贬值时,企业和个人往往倾向于购汇,尽可能减少或降低结汇。由此在商业银行往往形成外汇缺口,这个缺口必然要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弥补,而作为银行间市场最大参与者的央行一定会提供敞口。
用央行外汇占款变动可以粗略衡量这块的规模,数据显示,9月外汇占款减少接近1200亿元人民币,约200亿美元。10月份从结售汇逆差大幅收窄来看,外汇占款减少也将有明显收窄。
外储将在波动中保持稳定
管涛表示,未来外汇储备变动要看两方面,一是估值影响,看美元指数、美债的涨跌以及股票市场情况;二看供求状况,根据最新公布的国际收支数据,三季度经常账户实现约160亿美元顺差,有较大改善。所以未来外储变动将“有加有减”。
王春英指出,展望未来,虽然外部环境仍有较多不确定因素,但我国经济基本面稳健,具有较大韧性和应变能力,且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跨境资金流动平稳运行的条件依然充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在波动中保持稳定。
不过,赵庆明也提醒,未来外储仍有一定的下降压力。首先,全球债券价格可能仍将继续下跌,12月美联储加息几乎板上钉钉,市场预期之下,美债价格下行、收益率上行趋势较为明显。除美国外,欧洲、日本等市场债券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这对外汇储备有较大影响。其次,资本流出压力仍然存在,相对于9月虽然会大概率收窄,但短期很难转正。
当然,未来外储规模也可能迎来上升的因素,其中包括美元指数见顶回落,此外稳定的投资收益也会增加外储。赵庆明强调,“无论是增是减,相对于3万亿美元外储规模而言,几百亿美元都属于正常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