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上证综指继续反弹之旅,周涨幅为2.99%。业界普遍认为,大盘已经处于“估值底”和“政策底”,虽然何时真正走出底部还是未知数,但短期来看,政策呵护的方向没有改变,在市场经过新一轮新低调整之后,反弹将会持续,尤其是超跌低价、流通盘较小、低估值、没有业绩“地雷”风险的品种有望得到近期市场的追捧,走出结构性行情。
超跌低价股
近期表现出色
10月牛股排行榜中,超跌低价股已经出现了率先崛起的态势。恒立实业、国海证券、嘉凯城、绿庭投资、园城黄金、刚泰控股、太平洋、ST河化等,10月涨幅均在25%以上,赚钱效应十分明显。尤其是10月第一大牛股、壳资源龙头股恒立实业,得到游资接棒炒作,自10月22日起连续7个涨停,10月以来累计涨54.29%。由于异动明显,公司股票10月31日起停牌进行相关自查。
上周以来,随着大盘回暖,超跌低价股仍然延续反弹的态势。统计显示,不计次新股和长期停牌股,涨幅居前的3只个股均为超低价,包括和晶科技、合金投资和浔兴股份,分别涨48.39%、46.58%和38%,这3只个股的股价均在10元之下,今年跌幅在44%至52%之间,为名副其实的低价超跌股。
统计同时显示,今年以来跌幅超过30%的个股有1933只,其中股价在10元以下的有1415只,所占比例为73%,分布在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通讯、商贸、汽车、机械设备、化工等行业。这批超跌低价股中,已有相当部分市盈率低企,其中市盈率在30倍以下的有368只,韶钢松山、广宇发展、长园集团、晨鸣纸业、厦门国贸、凌钢股份等市盈率均在6倍以下。
盘面上,近期个股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市场分析认为,市场情绪面在超跌股大面积回暖的背景下重新积聚,A股真正走出底部还需要一段时间,预计后市行情主要以轮动式的超跌反弹为主,超跌低价股的估值修复行情有望结构性出现。
东兴证券表示,看好反弹期中小市值个股的表现。其研究发现,个股的反弹力度与市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市值越小的股票,反弹力度越大。主要因为小市值标的普遍集中在新兴产业及民营企业,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往往由于不确定性引发的市场恐慌情绪而导致超跌,估值普遍处于历史低位;而反弹期往往小市值标的领域将获得更多、更直接的政策呵护以及资金导向,例如监管层多次强调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因此其认为,反弹期小市值公司的业绩和估值修复空间更大。
长期仍是业绩为王
随着11月行情逐步展开,多数券商认为11月上涨概率大。
国信证券的统计显示,从“月份效应”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中2月和11月的上涨概率是最大的。自2000年至2017年共18年中,上证综指2月份上涨概率达到77.8%,远高于其他月份,各年度2月份涨幅方差相比其他月份也是最低。上涨概率次高的就是11月,从2000年至2017年上证综指在11月上涨的概率有67%。其逻辑是:从事件驱动的角度来看,每年3月份有两会,12月会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两次会议对宏观经济有较大影响,故市场会有预期和预热。
因此,超跌低价股的反弹行情仍然被看好,同时也有券商认为,经过一个阶段的估值修复行情之后,操作上还应该切换到业绩主线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