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化解股权质押风险资金来源方面,沪深交易所两单专项“纾困债”已经成功发行。
10月24日,深交所披露,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深圳投控)2018年纾困专项债券于10月26日发行10亿元。这是深交所首单纾困专项公司债券。
同一天,新京报记者自上交所获悉,北京首单纾困专项债于26日上午在上交所成功发行,发行规模为8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优质民营科技上市公司发展,纾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专项“纾困债”的审核方面,证监会于沪深交易所将建立绿色通道,即报即审。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资金随时加入到救市中。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加上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1500亿元,目前救市调动的资金量在数千亿级别之多。
监管机构积极支持并购重组
近期,并购重组方面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
10月8日,证监会推出“小额快速”并购重组审核机制,针对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小额交易,推出“小额快速”并购重组审核机制,直接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简化行政许可,压缩审核时间。12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时募集配套资金的相关问题与解答》,对企业融资用途进行“松绑”。19日,证监会还进一步新增了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豁免/快速通道产业类型,为高新技术产业开辟快速通道。
10月20日,证监会表示将IPO被否企业筹划重组上市的间隔期从3年缩短为6个月。10月22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中国基金业20周年论坛致辞时表示,证监会鼓励私募股权基金参与企业并购重组、债转股以及股权融资。
对此,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认为,政策变动之后,借壳和大额并购有望兴起,助力并购重组快速回暖。根据其统计的数据显示,新政下将有大量的被否IPO企业标的充实并购重组市场。
“上述调整与近期监管层大力倡导的‘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依托并购重组做优做大做强’相吻合。目前,监管层推出并购重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意味着借壳上市、并购重组将提速。”方正证券分析称,重组是证券市场永恒的话题,重组题材投资活跃,不但有利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更有助于市场投资热情,有望带领A股重新走强。
《公司法》修法获通过,“护盘式回购”被支持
几乎同时,一部分稳定市场信心,利好上市公司股价的基础性制度得以“快速”完善。
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下称《修改决定》)对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有关公司股份回购的规定进行了专项修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0月26日晚间,证监会表态称,证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修改决定》,依法规范与支持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
此次修改主要聚焦三个方面,一是补充完善允许股份回购的情形;二是适当简化股份回购的决策程序,提高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数额上限,延长公司持有所回购股份的期限;三是补充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规范要求。
10月28日,上交所称,尽快制定配套业务规则,支持上市公司依法合规实施股份回购。
“通过实施回购计划提升每股价值,促进增量资金入市,有利于为股价稳定提供强力支撑,向市场释放正面信号,减少市场恐慌情绪,维护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中银国际证券研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