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日A股一扫前期低迷情绪,两市各主要指数均以长阳报收,其中,上证指数上涨2.58%,报收2550.47点,创业板指数上涨3.72%,报收1249.89点。
分析指出,19日高层密集发声回应市场关切,传递积极政策信号,极大改观短期过于悲观投资情绪,稳定A股中长期预期。而历史经验也表明,当前A股正处于自5178点以来大级别调整的尾声,长线投资安全边际逐步显现。
政策底再度夯实
国庆节后以来,A股非理性杀跌状态持续反复,接连跌破2600点、2500点等整数关口,场内一致性悲观预期再起,19日管理层传递的政策暖风全面驱散笼罩A股的疑虑与负面预期。
机构人士表示,本次市场相关制度及政策的密集出台,不仅再度夯实政策底,也为A股的长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民生证券策略报告指出,19日高层接连发声力挺A股,拨云见雾释放三大利好信号,对于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明确股市稳定是金融维稳的重要内容,A股政策底清晰;第二,通过‘有针对性地推出新的改革措施’,加大制度创新和改革政策供给来获得市场的‘正反馈效果’,五个方面的制度供给,短中长期结合,其中并购重组政策、保险资金入市、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股权融资)支持计划等将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第三,强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在降税减费、融资难、环保治理、创新能力等方面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既从政治高度回答了当前民营企业家的担忧,也从政策层面回答了下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路径。”该策略研报表示。
事实上,7月底以来,政策面对冲力度不断加大,进入10月份则更加密集。
首先是,宏观流动性的支持。包括央行降准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两个方面。其次是,解决流动性问题。一方面解决股权质押风险,以深圳市为代表的国资基金接盘民企质押股权,为证券市场提供流动性。另一方面再融资新规缓解财务压力。最后是减税降费等政策。
“每一次市场走出底部都伴随着政策底的提前出现。”中银国际陈乐天策略团队表示,市场低迷时,投资者对经济核心变量的预期可能远低于经济客观运行的状况,一旦这种悲观预期形成,投资者就会对显而易见的亮点视而不见。而经济数据又是滞后的,这就导致悲观预期的持续。这时候,政策的边际变化则是投资者对于经济预期最好的纠偏器。
大级别调整进入尾声
历史经验表明,指数从牛市高点下来,一个较大级别的调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数见顶后的短期大幅下跌阶段;第二阶段是修复反弹阶段;第三阶段是指数进入震荡盘整,个股开始出现大的分化结构,白马股和超级成长股成为最大的赢家;第四阶段,即大级别调整的最后时期。”一市场人士表示,当前A股正处于自5178点调整以来的第四阶段的末期。
该人士同时表示,在第四阶段,如果出现强力的对冲政策,则有望缩短该阶段调整时间。
2000年以来,A股出现过三个重要的历史低点。分别是2005年6月6日的998.23点、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和2013年6月25日的1849.65点。
安信证券分析师陈果表示,三次大底都存在一些共同特征:估值中位数处于低位;股票吸引力超过或接近债券;成交量下滑;个股市值萎缩;低价股数量上升;大规模个股破净;强势股补跌等等。
而上述这些特征已与当前A股市场高度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