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新浪娱乐报道,“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接下来将严控综艺节目艺人的片酬,每期节目艺人总片酬不能超过80万,常驻嘉宾一季节目下来的片酬不能超过1000万。”
北京日报记者调查表示,此次综艺限薪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并已执行多时。此前演员天价片酬被限,还有声音调侃“不演戏可以去赚钱快的综艺”,如今看来,天价片酬最后的“避难所”——综艺节目也将失去。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官方已经多次“亮剑”。
根据新华社报道称,早在今年6月,中宣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多部委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对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推进依法纳税,促进影视业健康发展。
《通知》指出,近年来,我国影视业快速发展,整体呈现出良好态势。同时,也暴露出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推高影视节目制作成本,影响影视创作整体品质,破坏影视行业健康生态,而且滋长拜金主义倾向,误导青少年盲目追星,扭曲社会价值观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治。
北京日报称,根据业内公认的标准,一般综艺节目根据量级大小可分为“S级”“A级”“二线”和一般节目等类型,其中“S级”对应的艺人片酬单集可达500万元,以一季节目10期到13期来计算,艺人作为常驻嘉宾的总节目片酬至少在5000万元以上;而“A级”节目大概总片酬在2000万元上下,二线节目为数百万元,一般节目为数十万元。
这个片酬标准还只是一般情况,如果遇到艺人相对热门,或者是综艺首秀,相关片酬还会水涨船高。
微博认证为“资深综艺节目制作人”的博主曾在去年曝光过新兴艺人黄子韬和张艺兴的片酬,并指出黄子韬在参加完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真正男子汉2》后,电视剧片酬从原来的两三千万元直接飙升至7000万元;而张艺兴在参加了综艺节目《极限挑战》后,电视剧的片酬也达到了8000万元。
根据北京青年报称,上月,优酷、爱奇艺、腾讯三大采购方平台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行情 研报)、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六大影视制作公司联合发表《关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联合声明》,其核心直指演员高片酬,声明表示即日起执行,每部电影、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全部演员、嘉宾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 的最高片酬;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100万人民币,其总片酬(含税)最高不得超过5000万元。
上述媒体进一步表示,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收入最高的演员一部电视剧片酬通常过亿。片酬从“1亿+”减到5000万封顶,如果税率再有调整的话,演员这次“减薪”幅度之大、标准之细化严格确实出乎外界意料。
有消息人士指出,由“阴阳合同”引起的查税风波其实早就从影视剧波及到综艺节目,业内收到消息,相关税务部门未来也会介入,“只是具体时间和方式还不确定。”
限薪令一出,各界反应不一
有人认为这是近期影视行业面对诸如税务等问题,制作公司和购片平台的自救行为,是抱团增加对演员的议价权;有人认为如果能执行,对于创作者来讲也是福音,一个项目的注意力会更多地放在剧本和制作层面。对经纪公司来讲,主动权会减弱。不过,也有人对能否落实持观望态度,毕竟之前“限价”的各种政策、办法、声明也很多了,最终都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规避掉。
行业观察者、“冷眼看电视”创始人杨智帆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表示,不少影视剧剧组因为无法确定演员定价,新的纳税方式怎么走账都不确定,目前都不敢开机,直接导致明年电视剧产量可能有所下降,“综艺方面未来可能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综艺节目未来可能减产
艺人的影视剧片酬其实和综艺片酬常常有联动效果。微博认证为“资深综艺节目制作人”的博主曾在去年曝光过新兴艺人黄子韬和张艺兴的片酬,并指出黄子韬在参加完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真正男子汉2》后,电视剧片酬从原来的两三千万元直接飙升至7000万元;而张艺兴在参加了综艺节目《极限挑战》后,电视剧的片酬也达到了8000万元。